发布时间:2024-09-18
闭目养神是古代先民用于养神修性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传统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与精神活动的总称,对心身健康至关重要。
《内经》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盈缺直接关系到人的壮老与兴亡,养生者需谨慎对待。
一、闭目静心
在日常生活中,当心绪纷扰、感到头痛时,可以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端正坐姿,双目紧闭,眼睑自然下沉,调整呼吸,意念集中在丹田。
经过一段时间,思绪渐渐清晰,心情恢复平静,烦恼慢慢消退,进入平和的状态,身体的阴阳气血顺畅流通,心理得到平衡,情绪愉悦,头脑变得明晰,整个人感到轻松自如。
二、闭目降气
当遭遇不公或心中烦躁时,首先理智控制情绪,离开是非之地,闭目深思。
可以用双手食指轻轻按压眼睑,并适当揉摩,直到眼珠感到热胀,即可感受到胸腔的闷塞逐渐得到舒解。
三、闭目行悦
在心中郁结、悲伤失望之时,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闭目独坐,眼睛向上凝视,意念集中在头顶,微微向上仰面,放松心绪,回忆曾经快乐的事情,心中自会感到平和,悲伤也会慢慢消散。
四、闭目意驰
若发生不顺心的事情,感到心烦意乱时,闭目仰视,想象辽阔的天空,心情自然会如释重负。
可以静立于高处,俯视人间万象,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从而放下种种忧虑,得到心灵的宽慰。
五、闭目卧思
人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是睁眼思考,第二是梦境思考,第三便是闭目思考。
闭目思维是一种特别的状态,卧而不寐,脑中思绪涌现。
这种状态下,外界的干扰被剔除,脑袋处于充分充氧的状态。
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脑细胞的潜能,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六、闭目消食
餐后静坐休息10至30分钟,再做其他事情,这对养护肝脏尤为重要,特别是肝病患者。
饭后,由于消化需要,血液流向消化道,此时肝脏的血液供应会减少,若再进行剧烈的活动,肝脏供血将进一步减少,从而影响它的正常代谢,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建议肝病患者在饭后闭目养神10至30分钟。
七、闭目养气
“人活一口气”,这个“气”是心气,是人们活到100岁的动力。
老年人常感觉精力不足,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患者,更应静养以补充元气。
八、闭目赏乐
可常选择闭目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或轻声吟唱,美妙的旋律能促进大脑活动,调节神经系统,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促进身心健康。
九、闭目解乏
劳逸结合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无论是体力劳动后的疲惫,还是阅读写作后的倦怠,闭目静养片刻,有助于快速恢复精力,达到养生效果。
十、闭目释烦
“眼不见,心不烦”此言有理。
闭目不仅可以养目,还能静心。
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病疫远离,福气常驻。
当处于嘈杂环境,或不愿遇见的情况时,不妨闭目养神,既能清心养目,又能在闹中寻得宁静,无疑事半功倍。
十一、闭目养阳
古人曾有曝背之乐,适当的闭目静心和晒太阳是养生的良方。
研究发现,适度阳光浴能降低高血压。
阳光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参与体内血液循环,科学研究表明,接受光照的患者相比于单纯服用维生素D的患者,其血压更为显著降低。
十二、闭目动形
老年朋友们不妨尝试在安静处,轻微闭目,放松全身,以缓慢的动作切身体会太极拳的柔韧与圆活,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三、闭目强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退,时常感到无法回忆起某人某事。
此时闭目静养几分钟,待身心得到放松与平和,也许灵感会涌现,恍若豁然开朗。
十四、闭目静息
老年人常遭遇睡眠不足或失眠的情况,夜里如果难以入睡,不妨闭目养神,让心静下来自然入梦。
即使不能睡着,静息也同样能达到养生效果。
十五、闭目神游
静坐闭目,想象自由翱翔,欣赏山川秀水,俯瞩天穹,听松涛飞瀑,游历长江大海……此时心情愉悦,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老人虽行不便,却能精神遨游,心境豁然无阻,对身心健康极有益处。
目为灵窍,心灵之窗,人体精气皆留于目,闭目养神对中老年人及需常用目力者尤为重要。
闭目养神时,应摒除杂念,专注养护。
持之以恒,必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