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2022年6月25日,一座被誉为“梦想之桥”的跨河大桥在孟加拉国正式通车。这座全长7.7公里的帕德玛大桥,不仅结束了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长达千年的摆渡历史,更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通支点。
然而,这座大桥的建设过程可谓困难重重。帕德玛河下游河道宽阔、水流湍急,河床由150米深的细软砂石和黏土组成,承载力与稳定性极差。加之孟加拉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半年时间高温多雨,洪水、飓风频发,施工环境极其恶劣。这些因素使得帕德玛大桥成为一座“不可能完成”的工程,曾有27个国家的建筑公司因难度太大而放弃竞标。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中国建设者迎难而上。他们创新性地采用了钢桩基础,每个桥墩围着6根直径3米、重550吨的钢桩,深达125米,是世界上入土最深的斜钢桩基础。为了确保桥墩稳固,中国还专门研发了世界第二大功率的打桩锤。整个工程中,共使用了262根钢桩,耗时4年才全部完工。
在桥梁施工的同时,中国电建集团还承担了河道整治工程,包括疏浚回填土方约1亿立方米,用于引导水流、防止岸坡土体流失。这些工程不仅保障了大桥的安全运行,还显著提升了帕德玛河沿岸的抗涝水平,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帕德玛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孟加拉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通车一年后,大桥过路费收入达到79亿塔卡(约合5亿人民币),超过560万辆车辆通过大桥。大桥不仅缩短了通行时间,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孟加拉国人民对这座“梦想之桥”充满感激,甚至有人在通车仪式上亲吻大桥表达谢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还为孟加拉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员,创造了5万多个工作机会。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当地的技术进步,也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帕德玛大桥的成功建设,再次彰显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座大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物理通道,更是中孟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为两国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