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小区里的自动售水机,你还在用吗?近年来,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因其价格便宜、购买方便,深受居民欢迎。然而,近期的调查却发现,部分小区的售水机存在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
在北京朝阳区天泰新房苑小区,一台自动售水机上的第三方水质检测报告已经过期多年,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检查日期更是显示为2018年12月。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台售水机旁边就是一处写有“污”字的井盖,周围有多处快递柜,售水机背后还被塞满了塑料袋等生活垃圾。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案。在东城区新怡家园小区,售水机上张贴的水质自检结果显示,大半年来每次的记录数据都惊人地一致。当记者询问维护人员时,对方坦率地表示,由于缺少设备,很多数据无法检测,每次来都是习惯性地照抄一遍,“还有一些专业数值我也不是很懂,手写的值可能和水质的值对不上,单纯是为了应付检查。”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丰台区红狮家园小区,一台售水机的pH值竟然达到了11,远远超出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的“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的限值。面对这样的数据,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竟然称“pH值高一点影响不大”。
这些案例暴露出现制现售水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设备维护不到位,水质检测流于形式。其次,监管力度不足,一些售水机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再者,部分经营者缺乏诚信,为了应付检查而造假数据。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例如,海淀区推出了“二维码身份证”制度,每一台已经备案并纳入卫生监督管理的小区售水机上,都贴有“海淀区现场制、售水机卫生监督公示”标志。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查阅机器的生产厂家、管理方、备案号等信息。此外,海淀区还计划将水质自检和滤芯更换情况也纳入二维码监管范围。
然而,要真正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监管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其次,小区物业应当承担起监管责任,定期检查售水机的卫生状况。再者,售水机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和水质检测。最后,居民自身也应当提高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
饮用水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只有政府、企业、物业和居民齐心协力,才能真正构建起现制现售水的安全保障体系,让居民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