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道家神仙居住的地方,“十洲三岛”在哪里吗?

发布时间:2024-09-19


在道家晚课经中,有句名言提到“四恩三有均利益,十洲三岛任逍遥”。

关于十洲三岛这一概念,源自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方士们的“三神山”说。

相传在秦汉时期,海中存在三座岛屿,十洲则是其中之一: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瀛洲;中岛三洲为美蓉、阆苑、瑶池;下岛三洲为赤城、玄关、桃源。

这三岛及九州就在洪蒙之间相互辉映。

三岛之间有紫府州,那里是东华帝君的居所,掌管着群仙的功行,涉及地仙至天仙,天仙转为真圣,进入虚无洞天的地方。

这些变迁的主要事务均由东华帝君负责。

三山的最早明确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其中提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世主莫不甘心焉。”


东方的方士们称,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位于渤海之中,山上栖息着仙人和不死之药,仙人的宫殿则皆由黄金与白银构成。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等人先后派遣使者入海寻求,汉武帝同样希望能够祭祀蓬莱,期待能够遇见仙人。

《十洲记》提到,汉武帝听闻王母所言:“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百里,上有不死之草。”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

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
其结构基本是以中国为核心,列明相关洲、岛的方位、范围及离中国的距离,附有关于长生不老的诸多信息,还有仙人治理的传说。

此外,还有以昆仑山为中心的记载,如《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提到:“十洲三岛、五岳诸山皆在昆仑之四方、巨海之中,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提到:“或弃神州而宅蓬瀛”,这承袭了秦汉的旧说;而《金丹》篇里表示,若无法登上名山寻求药材,海中大岛屿也是可行之处。“如会稽之东的翁洲、亶洲,徐州的莘莒洲、泰光洲、郁洲,皆其次。”《明本》中提到“或造玄洲”、“造长洲而伐木”,指的即是十洲中的二洲。

《元始上真众仙记》则提及“扶桑、玄洲、方丈、蓬莱山、昆仑玄圃”等,并且表示“玄洲、万丈,诸群仙未升天者在此”。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还在十洲外增添了穆洲,而三岛则增添了千辰山、方壶山、连石山、沃焦山、钟山、岱舆山、酆都山。

明代的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后来《云笈七签》将三岛定为昆仑、方丈、蓬莱丘。

明代道书《天皇至道太清玉洲》则整理了历史传说,确认十洲为:瀛洲、玄洲、长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凤麟洲、聚窟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