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炎热的夏季,一场场雨水的到来总能让人期待,既带来了清凉的气息,也给我们带来了熟悉的小伙伴——
你多久没在路边见到蜗牛了呢?
蜗牛,这种小小的生物伴随我们成长,从泥土中的玩伴,到背着壳子的小比喻,从我们的手指间到嘴里,甚至现在还有在脸上……对于蜗牛的种种疑惑,接下来为你解答。
你可能会想,蜗牛在雨后为何总是爬得到处都是?
蜗牛虽然被称为“陆地上的螺”,但生存和繁衍却离不开水分。
潮湿的环境能避免蜗牛脱水,卵也能保持水分(因此它们往往在多雨的季节产卵)。
而蜗牛所爱吃的藻类和真菌等食物,通常也都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你知道蜗牛是如何产卵的吗?
但蜗牛经过长时间的陆地产生了肺呼吸机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导致窒息。
如果水位过高,蜗牛身上线的黏液也会被破坏,进而影响它们的移动。
因此,在大雨和大水泛滥的情况下,我们经常见到蜗牛满地爬行,它们或许并不是在享受雨水,而是在拼命逃命。
把蜗牛放在水中,它们很快就会四处乱爬——这并不是在玩水,而是在为生存而战。
问
蜗牛喜欢潮湿,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在雨林中最为常见呢?
这一点可能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其实我国蜗牛品种最丰富的地方并不在南方,而是在甘肃南部——这一地区相较于周边地方来说,湿润度相对较高,尽管相较于南方要干燥许多。
蜗牛虽需要水分,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一年几场雨就足以支撑它们的生存。
真正影响蜗牛分布的,还是其活动能力:野生蜗牛的活动范围大多不超过5到10平方米,差不多只有乒乓球桌那么大。
因此,它们一旦找到栖息地,便不会轻易迁移。
“我这一生就想过一次马路”
很多蜗牛的整个群体可能都在同一座山头、一条山谷,或是小片树林里。
甘南地区曾是蜗牛的演化中心,今天有超过120种蜗牛在这里生存。
问
有人说蜗牛很脏,摸了会感染寄生虫,那饭店里吃的蜗牛和“蜗牛面膜”安全吗?
野生蜗牛确实常常带有多种寄生虫,但大多数蜗牛所携带的寄生虫并不会对人类产生侵害,少部分如肝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等,若是接触蜗牛后认真洗手,一般是没问题的。
2010年,英国一名19岁的男孩因为打赌吃了一条蛞蝓,结果感染鼠肺线虫病,8年后去世。
许多媒体常用这例子来强调接触蜗牛和蛞蝓的感染风险,但用手触摸蜗牛与生吃是两回事。
在法国和西班牙的餐饮中,蜗牛是常见的食材,正规餐馆所用的蜗牛基本都是经过人工养殖的。
国内的餐饮行业通常使用的是白玉蜗牛,一种非洲大蜗牛的养殖品种。
这类蜗牛一般都是高温蒸煮后食用,吃起来十分安全,而野生蜗牛则不必轻易尝试。
想吃蜗牛,去正规的餐馆就好!
至于“含蜗牛黏液成分”的保湿面膜,如果来自正规品牌,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但保湿效果就另当别论了。
而有些人为了博眼球,竟然让蜗牛在脸上爬。
这样的做法可能让感染风险增大,并可能引发皮肤过敏。
别逞能,安全第一……
问
夏天常见蜗牛粘在墙上,如果壳嘴没有肉,蜗牛死了吗?
在干旱的夏季,蜗牛为了保水,会进入“夏眠”状态:它们会向高处爬,躲避地面的高温;之后分泌粘液在壳口糊上一层临时“窗户”,以保持湿润和透气,这称为“膜厣”。
蜗牛在休眠时会在壳口糊上第一层“纸窗”,如果休眠时间过长,还可能增加第二层、第三层。
若被撕破这层“窗户”,你能看到内部的蜗牛依然保持湿润。
蜗牛将“门”关上,便不再进食,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生存,最多能持续数月。
待到雨水降临,它们便会苏醒。
如果休眠时间过长,蜗牛可能因能量耗尽而死亡。
历史上有些蜗牛物种的灭绝,就是由于区域气候异常和长时间干旱的影响。
问
蜗牛似乎只有在夏天能被看到,冬天它们都去哪了?它们的生存周期难道只有半年吗?
蜗牛在多雨季节最为活跃,进入干燥寒冷的冬季后,多数都藏在地下、石缝与树洞中冬眠,因此很少被人们发现。
蜗牛的寿命各有不同,大多数蜗牛的寿命在1到3年之间,而大型蜗牛寿命更长。
例如,法国大蜗牛在野外的寿命可达10年,某种新西兰厚泥蜗牛甚至可生存超过30年。
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它们的寿命通常还会增加——养殖法国大蜗牛,若不被捕食,甚至可以活到25年。
“活得好好的,怎么就让我端了?”
问
经常可以看到角落和树干上聚集好几只甚至几十只蜗牛,它们是爱凑热闹吗?
蜗牛确实喜欢团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冬眠时,聚在一起便能互相保温;更重要的是,这些聚集地成为蜗牛的“集体宿舍”——它们在觅食时会四处游荡,但休息时却爱回到固定的地点,这就是它们的家。
一群蜗牛的“麻将局”(笑)
蜗牛会选择湿度和温度适宜,并且不易被捕食者发现的地方(如石缝、树洞、巨石下)作为栖息之地。
这类理想栖息地在野外是非常稀缺的,结果不同物种的蜗牛也会挤在一起,成为室友。
问
许多人认为蜗牛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呢?
其实对于大多数蜗牛来说,吃新鲜菜叶不如吃烂菜叶——因为破损的叶片会释放出氨基酸等味道物质,这对蜗牛来说更具吸引力。
被蛞蝓啃食的卷心菜
只有几种蜗牛,比如灰尖巴蜗牛和列蛞蝓,才会主动食用新鲜的植物。
再加上它们繁殖能力极强,因此对农作物、花卉等造成了威胁,自此被视作害虫。
我似乎还没回答你蜗牛是如何进行产卵的……蜗牛的交配、产卵和出生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想深入了解的话,欢迎阅读《博物》杂志7月新刊!
你能猜到它们在做什么吗?
7月刊的特别策划就是“蜗牛”,我们将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从里到外、从小到大、从生到死进行了全方位的盘点,还有关于蜗牛养殖的独家秘笈!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评论和收藏本文,
我们将抽出5位幸运读者送上新刊一本!
除了蜗牛,还有关于森林巨人驼鹿、杀马特夜鹭、夏天吃瓜大全、安第斯“水浒传”、巴西国名的由来、印度梵文的前世今生…… 夏季炎热不想出门,就在家中阅读《博物》吧!
受访专家 | 吴岷;采访人 | 矫天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