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版唐朝地图几乎包括整个东北,这是将名义上册封之地也算进来了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谭其骧教授绘制的唐朝地图将整个东北地区都算作唐朝的领土,这一做法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那么,为什么谭版地图会如此处理?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究竟有多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谭版地图将整个东北地区划入唐朝版图,主要是基于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册封制度。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营州都督府等机构,并册封了靺鞨、契丹等民族的首领。例如,唐玄宗时期在黑龙江流域册封了室韦、黑水、渤海三大都督府。这些册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朝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范围远小于地图所示。唐朝的直接控制区主要集中在辽东地区,即今天的辽宁一带。在这里,唐朝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和大量的州县,进行了实质性的行政管理。而在辽河上游一带,唐朝虽然册封了契丹、奚等民族的首领,但并未建立实际统治。至于黑龙江流域,唐朝的影响力更是有限。698年,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国,唐朝只能册封其为“渤海郡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唐朝东北疆域的变迁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时期,唐朝通过东征高句丽,将辽东地区纳入版图。但随着契丹等民族的崛起,唐朝逐渐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到唐玄宗时期,唐朝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东北地区。761年,唐朝干脆废除了安东都护府,这标志着唐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彻底结束。

从这个角度看,谭版地图将整个东北地区都算作唐朝领土的做法确实存在夸大之嫌。但我们也应该理解,地图绘制者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谭其骧教授在绘制地图时,可能更多地考虑了唐朝的名义控制范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实际影响力。

客观来看,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是存在的,但主要体现在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而非直接的行政管理。唐朝的册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与东北各民族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松散的,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承认。

因此,我们在看待谭版唐朝地图时,既要认识到其在反映唐朝疆域方面的价值,也要理解其存在的局限性。唐朝东北疆域的实际情况远比地图所示复杂得多。它既不是完全的直接统治,也不是完全的无涉。唐朝与东北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羁縻”关系,这种关系既体现了唐朝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地理格局。

总的来说,谭版唐朝地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朝疆域的视角,但它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唐朝在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情况。在研究历史地图时,我们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史料,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更全面、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