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和公孙止同住半月,二人真能相敬如宾?你听公孙止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9-19

金庸不仅将武侠小说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还善于刻画人物,将正派的侠肝义胆和反派的恶行展示得淋漓尽致。
此外,金庸的小说还将武侠和爱情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感叹江湖险恶的同时,也为男女之间的缠绵悱恻百感交集。
而金庸的《神雕侠侣》更像是一部爱情小说,全书围绕着一个“情”字,讲述了杨过和小龙女那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历经16年的等待,杨过与小龙女终于在崖底久别重逢,随后在华山之巅与群雄作揖告别,退出了这个纷纷扰扰的江湖。 然而纵观杨过与小龙女的经历,仍让读者如鲠在喉。
尤其是小龙女,她无疑是金庸笔下最悲剧的女主角。
她先是被尹志平夺走了贞洁,后又在绝情谷遭遇了恶人公孙止。
尽管小龙女最终逃出了公孙止的魔爪,但按照原文来看,小龙女是在绝情谷昏迷了半个月。
小龙女貌若天仙,好似九天玄女下凡,身为色中恶鬼的公孙止真能对她相敬如宾? 一、悲剧女主小龙女 在金庸诸多女主角中,小龙女算得上是最有辨识度的。
她冰清玉洁、冷若冰霜,加之自小修炼《玉女心经》,摒弃了七情六欲,因此小龙女可以用“冷艳”二字来形容。
小龙女虽然拥有倾国倾城之貌,还头顶女主光环,可在金庸刻意安排之下,小龙女接连遭遇不幸。
原本小龙女与杨过情愫暗生,可是这一对俊男美女误会频生、聚少离多。 在《神雕侠侣》开篇,小龙女被欧阳锋点中了穴位无法动弹,只能任由尹志平胡作非为。
悲剧发生后,杨过成了背锅侠。
眼见练功归来的杨过茫然不解,小龙女吐血之后愤然出走,终于体力不支倒在了途中,被绝情谷谷主公孙止所救。
待杨过赶到绝情谷时,小龙女已改名为“柳姑娘”,并即将与公孙止拜堂成亲。
尽管小龙女最后与杨过相认,二人也同仇敌忾击败了公孙止,但细读原文的读者未免会对以下情节如芒在背。
二、绝情谷主公孙止 原来公孙止虽然救了小龙女,但他是个不折手段的色中饿鬼。
公孙止原有一个妻子名唤裘千尺,可他却背着裘千尺与一个名叫柔儿的情人打得火热。
东窗事发后,公孙止竟不惜击杀柔儿以换取裘千尺的解药。
待服下解药后,公孙止又将裘千尺推入万丈深渊。 不难看出,公孙止贪图美色,又阴险毒辣。
与这种人同处一室,小龙女能保住自己的贞洁吗?要知道,金庸是这么写的:公孙止救了小龙女后,将她安置在自己宅中半月有余,凭着家传灵药,小龙女半月之后才醒转。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用词极为讲究,公孙止是将小龙女安置在自己的寝室中照料了半个月的时间,而小龙女昏迷了半个月之后才幽幽醒来。
根据公孙止以往的作风,很难相信他会坐怀不乱。
更可疑的是金庸的举动。
在连载版《神雕侠侣》中有这么一段原文:书中写道,小龙女与他(公孙止)相处数日之后,发现他气度沉穆,见识渊博,不似乡居孤陋之士,文武双全,也不禁微感倾心,甚至想到陪着他共度余生。
一向冷若冰霜的小龙女竟对公孙止“微感倾心”,还想与他共度余生,这样的设定的确“辣眼睛”,连作者金庸也觉得不妥,后来版本中将小龙女“精神出轨”的话删除了。 然而金庸此举更显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要探究公孙止是否真的辣手摧花,就听听他自己怎么说。
三、公孙止的说法 那时杨过跟随金轮法王、蒙古三杰等人闯入了绝情谷。
在杨过恳求下,小龙女终于回心转意。
眼见婚事无法成办,公孙止岂会善罢甘休?他仗着人多势众将杨过丢入情花丛,以此要挟小龙女成亲。
原文写道,公孙止知道自今后,小龙女对己只有怨恨,绝无一丝情意,他便说道:“你能回心转意,对大家都好。
今晚你我洞房花烛后,明日一早我便取药救他。”不难看出,公孙止迫不及待地要与小龙女洞房花烛。
如果公孙止之前已经玷污了小龙女,他岂会如此急不可耐? 无独有偶,公孙止发现小龙女有殉情之念后,心道:“此时将这小子杀了,柳妹立时要殉情而死,我得逼迫她成婚,成婚后再杀那小子不迟。”公孙止这句话的含义很明确,他的最终目的不是长相厮守,而是与小龙女鱼水之欢。
如愿后,再杀杨过,到时小龙女是否殉情,公孙止也不会在意。
综上所述,在小龙女昏迷的这段时间里,公孙止的确没有像尹志平那般趁虚而入。
否则,《神雕侠侣》将成为一部三观尽毁的武侠小说。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