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人生在世,完美无缺者从来没有。
即使你再优秀,总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免于批评,面对批评,不必抱怨,而应当立刻反思自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才是自我修养的最佳途径。
01
静坐常思己过
王阳明的一位弟子,经常因为情绪失控而迁怒于他人,常常忽视了自身的问题。
王阳明对此劝告他:“无论何时都应当自我反省,若只会指责他人不自省,成长永远都是奢望。”
大文豪苏轼在一首诗中提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也一样,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遇到困扰便归咎于他人。
如果能不断用功做到每日三省自己,再多的流言也不会让你崩溃。
古人总结了一句格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当一个人开始反省自身,就不会把重心放在他人的评价上,反而能不断充实自己,修炼品德,严于律己,善待他人。
王阳明在成为心学推崇者之前,还是位杰出的军事家。
鄱阳湖之战便是他的经典事迹。
宁王派出五万大军准备反攻,王阳明则深思熟虑后采取了诸葛亮“巧借东风”的火攻战术。
宁王的舰队连成一线,火攻这一招便能一举致命。
战争结果可想而知,宁王兵败被捉,大部分士兵死于鄱阳湖,余部也四散逃亡。
王阳明经过两天两夜的追捕,最终将其剿灭。
虽然大获全胜,战事中却死伤惨重,导致许多家庭的悲剧,王阳明深感自责。
在其他将领庆功时,王阳明却在沉思:“我想成为圣人,怎能成为朝廷的‘刽子手’?无辜的生命枉死,如何才能弥补?”
经过反思,王阳明决定抚恤城中百姓,给失去亲人的人以安慰。
他用自己的善行来弥补过错,让心灵得到升华。
正因为他常常反省自己,才能不断修行,最终领悟真理!
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可见,成就大事者必先自省,唯有不断自我提升,方可走向成熟!
02
闲谈莫论人非
谁能不在背后议论别人,谁有可能不被他人谈论!生活中我们面对太多的是非,繁杂的负担使得人们陷入无形的困扰,反而走入了死胡同。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对夫妻,带着一头毛驴去赶集。
一开始夫妻二人牵着驴,路人纷纷指责:“这对夫妻真傻,有驴不骑!”于是丈夫骑上毛驴,妻子牵着往前走,路人又议论:“这男的不懂爱护妻子!”丈夫为此感到面子挂不住,二人最终齐登马会走。
这时路人却仍旧在议论:“这对夫妻也不懂爱惜动物,驴又瘦又小,他们真舍得?”最后他们愤怒之下,干脆将毛驴扛在肩上去赶集。
故事的夫妻原本可以愉快地赶集,却因背后的不同声音而身心俱疲。
世间的“是非”无休无止,然而人们却常常为此所困,没有任何意义。
更让人失望的是那些传播谣言和议论他人的人。
背后的议论并非正直之士所为,做人应当行正坐直,遇事讲道理,不在背后做小动作。
这些只知道搬弄是非的人,不仅无法提升自我,久而久之也会被他人看不起。
那些喜好评议他人的人,往往自身也有同样的缺陷,他们不愿意正视自我,而是通过指责他人掩盖自己的不足。
然而这样一来,缺点只会不断增多,难以纠正,个人如何得以提升呢?唯有“正己才能正人”,若不能严于律己,何以要求他人呢?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别,然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看似的微小差距却能摧毁一个人。
是与非往往只在一念之间,闲暇时不妨多反省自己,审视自我,不要总在他人背后讨论是非,这不仅是浪费时间,也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不负责任。
俗话说:“自省拭心心自明。”通过不断的自省与清理,我们的心灵将会被洗涤,变得愈加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