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北京地铁站内,一位外国游客正拿着护照和信用卡,准备购买地铁票。他发现,车站服务中心新增了POS机设备,可以使用境外银行卡购票。这是中国为提升外籍乘客地铁出行支付便利性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系统快速发展,成为连接城市各区域的重要纽带。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掌握如何使用地铁系统,不仅能方便出行,还能更好地体验中国城市的魅力。
在中国大城市乘坐地铁,购票是第一步。大多数城市地铁站都设有自动售票机,支持现金、银行卡和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对于不熟悉中文的外国游客,可以寻找带有英文标识的售票机,或者直接前往人工售票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支持外卡支付。以上海为例,从2024年4月15日起,全网络所有地铁车站服务中心均增设POS机设备,受理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 Card)等境外银行卡购买地铁车票。北京地铁也在积极推进外卡支付服务,计划推出一卡通国际卡BEIJING PASS,方便外籍人士刷闸乘车。
除了传统的购票方式,移动支付正在成为中国地铁出行的新趋势。许多城市支持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钱包扫码乘车。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只需在这些支付平台上绑定境外银行卡,就可以轻松实现“先乘后付”。
以上海为例,境外来沪人员可以在“Metro大都会”App上注册并绑定支付渠道,然后通过App扫码过闸。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绑定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 Card)等5类外卡,云闪付支持绑定4类外卡。
中国地铁系统不仅在支付方式上不断创新,在服务细节上也体现了对外国游客的关怀。例如,一些城市在主要站点配置了多语种翻译机,支持多国语言翻译。北京地铁还在“七站两场”及景点周边车站增设中英文个性化广播,减少外籍乘客的问询次数。
此外,中国地铁系统还在不断提升无障碍设施。广州地铁实行普通话、粤语、英语三语播报,方便不同语言背景的乘客。一些城市还配备了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完善交通枢纽多语种标识,为老年人和外国朋友出行提供便利。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地铁系统正在成为展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掌握如何使用中国地铁,不仅能方便出行,还能更好地体验中国城市的魅力。无论是便捷的支付方式,还是贴心的服务细节,都体现了中国在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对国际友人的友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