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9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但有时即使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彩超检查却找不到结石。这种“漏诊”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肾结石是由钙、草酸盐、尿酸等物质在肾脏内形成的硬质结晶体。它们的大小不一,小如沙粒,大至高尔夫球,甚至更大。虽然名字里带个“石”字,但它们并非真正的石头,而是人体代谢产物的聚集物。肾结石的常见症状包括腰痛和血尿,但有时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肾脏超声检查才发现。
然而,彩超检查并非万能。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专家指出,超声查肾结石就像在晚上找星星,亮的、大个的容易被找到,但那些小的、不亮的、位置隐蔽的可能就发现不了。具体来说:
首先,看大小。一般来说,直径大于3mm的结石更容易被发现,而小于3mm的结石较难被检出。
其次,看成分。常见的肾结石包括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其中,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等高密度结石因含钙量较高,呈现强回声,较容易发现;而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低密度结石与周围肾组织差异不大,在超声图像中相对低调,不容易被发现。
此外,肠胀气或肠道内堆积大量粪便也可能干扰彩超检查,尤其是对于有间位结肠的患者,肾脏周围的结肠肠管可能干扰对结石的寻找。
因此,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血尿等明显症状,而超声检查未发现肾结石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线拍片、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来提高“搜索力”。
除了彩超,诊断肾结石的方法还包括血液检查、尿检和影像学检查。其中,CT扫描甚至可以显示出微小的结石,是诊断肾结石的重要手段。
对于肾结石的治疗,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和类型制定相应的方案。小结石可能通过多喝水、多运动自行排出;较大的结石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预防肾结石的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专家建议每天饮用1.8到3.6升水,减少富含草酸盐的食物摄入,选择低盐、低动物蛋白的饮食。同时,谨慎使用钙补充剂,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总之,肾结石虽小,影响却不容忽视。定期体检可以筛查出大部分结石,而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大多数肾结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