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2020年,韩国航运巨头现代商船HMM推出了23964 TEU的集装箱船HMM Algeciras,成为世界上第一艘24000TEU级的集装箱船舶。这艘巨轮总吨位达228283GT,载重232606DWT,长度为399.9米,宽度61米,型深33.2米,甲板表面积比4个足球场还要大。它的出现,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最大船舶”的认知。
事实上,不仅是集装箱船,在油轮、干散货船、邮轮等多个领域,都在不断涌现刷新纪录的“巨无霸”。例如,比利时船商欧航公司Euronav NV拥有的TI级超级油轮,长度达380米,宽度68米,总吨234,006GT,载重441,585DWT。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的Valemax矿砂船,长362米,宽65米,满载排水量402300吨。皇家加勒比公司的绿洲3级邮轮Symphony of the Seas,长362米,宽46米,总吨位达到230,000 GT。
这些“海上巨兽”的出现,是全球航运业大型化趋势的缩影。以集装箱船为例,2003年首艘8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交付时,8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不足100艘。而如今,全球2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共计66艘,手持订单约21艘。这种大型化趋势,源于承运人对规模效益的追求,以及全球集装箱贸易的持续扩张。
然而,船舶大型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是港口设施的适应性问题。为了容纳这些巨轮,许多港口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改造。其次是环保压力。虽然一些新型船舶如UASC的“巴尔赞”级集装箱船采用了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排放量比国际海事组织设定的2025年排放标准还低近50%,但总体而言,大型船舶的环境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展望未来,船舶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能源的应用,如液化天然气、氢燃料等;二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以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例如,瑞士全海集团(Allseas Group)设计的“开拓精神”号起重船,不仅体型巨大,还具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执行复杂的海上工程任务。
总的来说,船舶大型化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为航运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但也对港口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如何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全球航运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