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 G4 VS 高通骁龙8 Gen 4 谷歌这次能站起来吗?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谷歌Tensor G4与高通骁龙8 Gen 4的对决,不仅是两款旗舰芯片的较量,更是两大科技巨头在移动设备领域的战略布局。从工艺制程到核心架构,这两款芯片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

在工艺制程上,高通骁龙8 Gen 4采用了更先进的台积电3nm工艺,而Tensor G4则使用了三星的4nm工艺。这使得骁龙8 Gen 4在能效比上占据了先天优势。在核心架构方面,骁龙8 Gen 4采用了全大核设计,包括2个Cortex-X925内核和6个Cortex-A725内核,主频高达4.2GHz。相比之下,Tensor G4采用了1个Cortex-X4、3个Cortex-A720和4个Cortex-A520的八核心设计,主频为3.1GHz。

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凸显了两款芯片的差距。在安兔兔平台上,搭载Tensor G4的谷歌Pixel 9跑分约为117.6万分,而骁龙8 Gen 4工程机的跑分则高达313.3万分。在Geekbench 6测试中,Tensor G4的单核得分1950分、多核4655分,而骁龙8 Gen 4的单核得分2884分、多核8840分。这些数据表明,Tensor G4在原始处理能力上明显落后于骁龙8 Gen 4。

更令人担忧的是Tensor G4在高负载下的表现。有测试显示,在持续100%负载的压力测试下,Tensor G4仅坚持了三分钟就开始降频,四分钟左右就出现了接近60%的性能损耗。这意味着搭载Tensor G4的设备可能难以应对长时间的高负载任务。

尽管如此,谷歌似乎并不打算在传统性能上与高通正面竞争。相反,Tensor G4更注重AI和机器学习能力。它配备了专用的Titan M2协处理器,旨在增强Pixel手机的隐私和安全性。这种差异化策略反映了谷歌对移动设备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

对于谷歌而言,Tensor G4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款芯片。它是谷歌在硬件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旨在打造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系统。通过自研芯片,谷歌可以更好地优化Android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同时,这也为谷歌在AI、AR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Tensor G4目前的表现显然无法与高通骁龙8 Gen 4抗衡。这不仅影响了Pixel系列手机的竞争力,也可能拖累谷歌在移动设备领域的整体布局。谷歌需要在后续迭代中解决性能和功耗问题,同时继续发挥其在AI领域的优势。

总的来说,Tensor G4与高通骁龙8 Gen 4的对决,目前看来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但谷歌的入局无疑为移动芯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的竞争可能会从单纯的性能比拼转向更全面的智能体验较量。在这个过程中,谷歌凭借其在AI领域的优势,或许能找到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