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按照什么方法核定个人股权转让收入?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Image

个人股权转让是常见的经济活动,但其收入的核定和征税一直是税务管理中的难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税务机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个人股权转让收入进行核定。

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四种情形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税务机关可以对股权转让收入进行核定:

  1. 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例如,如果申报的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或者低于相同条件下同类企业的股权转让收入,税务机关可能会认为收入偏低。

  2. 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

  3. 转让方无法提供或拒不提供股权转让收入的有关资料。

  4. 其他应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情形。

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三种方法

税务机关在核定股权转让收入时,会依次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净资产核定法:按照每股净资产或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如果被投资企业拥有土地使用权、房屋等重要资产,税务机关可以参照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来核定收入。

  2. 类比法: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或其他股东的股权转让收入,或者同类行业企业的股权转让收入来核定。

  3. 其他合理方法:如果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存在困难,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其他合理方法进行核定。

股权转让收入的计算公式及案例分析

个人股权转让收入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股权转让收入 - 股权原值 - 合理费用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20%

例如,张三以200万元实际出资成立甲公司,并持有全部股份。后因公司经营良好,张三以500万元的价格将股权转让给李四。在转让过程中,张三支付了0.25万元的印花税。那么:

股权转让收入 = 500万元
股权原值 = 200万元
合理费用 = 0.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 = 500 - 200 - 0.25 = 299.75万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 299.75 × 20% = 59.9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权转让收入低于股权原值,且无正当理由,税务机关可能会重新核定收入,并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股权转让涉税问题需谨慎处理

个人股权转让涉及复杂的税务问题,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确保合规操作,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