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淄博行 | 打卡中国陶瓷琉璃馆 大咖直呼“件件珍品人见人爱”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淄博烧烤火了,但你知道吗?这座城市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淄博,有一座博物馆藏着一万年的“泥与火之美”,那就是中国陶瓷琉璃馆。这里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陶瓷琉璃文物,更有让年轻人直呼“可爱”的“显眼包”展品。

走进中国陶瓷琉璃馆,你可能会被一只“派大星”陶俑吸引。这只陶俑神似动画片里的派大星,让人忍俊不禁。还有“尖叫猫”、“小猪佩奇”等陶俑,仿佛穿越时空而来,与现代流行文化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这些“显眼包”展品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显眼包”展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打破了人们对文物高冷严肃的刻板印象,让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感觉文物都有生命了,好可爱!”

除了“显眼包”展品,淄博陶瓷琉璃馆还藏有1.6万余件珍贵文物,展现了陶瓷、琉璃的发展历程。从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现代,这里记录了淄博这座古城与“泥与火”的不解之缘。

值得一提的是,淄博不仅是著名的“琉璃之乡”,更是中国琉璃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鸡油黄、鸡肝石、内画鼻烟壶等琉璃名品享誉海内外。正如班固在《西都赋》中所描述的:“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马。”琉璃之名贵可见一斑。

近年来,淄博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名片。中国陶瓷琉璃馆不仅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更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采用声、光、电、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陶瓷、琉璃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更令人惊喜的是,淄博的艺术家们正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作曲家毕玉奇创作的民乐发烧碟《琉璃阙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将淄博琉璃的精髓融入音乐,通过悠扬的旋律和丰富的音色,展现了琉璃的变幻莫测和晶莹剔透。这张专辑在北京首发时,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正如一位音乐教师所说:“淄博传统文化完全能够借助音乐走出地域,我们应该多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如淄博五音戏、聊斋俚曲、淄博花鼓戏等,让更多人了解淄博的传统文化。”

淄博陶瓷琉璃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活力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以更亲和、更有趣的方式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下次来淄博,不妨在品尝烧烤之余,也来中国陶瓷琉璃馆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另一面魅力。相信你会发现,这里的“显眼包”不仅可爱,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