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德国:税前收入3500欧,交40多年养老金,67岁法定退休年龄…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在德国,一个税前月薪3500欧元的普通工薪族,到手的实际收入可能只有约2500欧元。这个数字看似不低,但背后却隐藏着德国养老体系的重重压力。

德国的税收制度相当复杂。个人所得税率从14%到42%不等,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此外,雇员还需缴纳约占工资18.6%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保费用。这些加起来,可能要占到税前收入的40%以上。

德国的养老金制度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参保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其在职时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密切相关。例如,一个收入为社会平均工资、缴费45年的参保人,按正常年龄退休的养老金约为1287欧元/月。这种制度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1991年至2019年,德国65岁以上人口从1200万增至1800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5%升至22%。这意味着缴纳养老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预计到2060年,工作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1降至2:1。

其次,德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正在逐步提高。自2012年起,德国开始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提高至67岁,这一政策将在2029年之前适用于所有退休人员。然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咨询委员会近日建议,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对养老金体系带来的负担,应继续推迟德国的退休年龄。该委员会警告称,从2025年起,德国养老金体系的融资问题将极具增加。

面对这些挑战,德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政府通过提高缴费率和增加国家补贴的方式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收支平衡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德国于2001年推出了一项由国家通过直接财政补贴和免税方式予以资助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里斯特养老金计划,由其来弥补养老金下降的部分,从而实现“政府责任少一些,个人责任多一些”的目的。

然而,这些措施仍然难以完全解决德国养老体系面临的困境。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布哈德认为,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提高德国人口生育率。只有增加年轻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养老金体系的压力。

德国的养老体系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如何在保证养老金水平的同时,又不给年轻一代带来过重负担,是德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未来,德国可能需要在提高退休年龄、增加缴费率、鼓励私人养老储蓄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确保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