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听话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主要成分为γ-羟基丁酸(GHB),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这种药物因其隐蔽性和强效性,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性侵等犯罪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严重身心伤害。
GHB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自然存在的物质,也存在于葡萄酒、牛肉、柑橘类水果等食物中。它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迅速发挥作用。GHB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大脑中的特定受体结合,产生镇静、催眠、肌肉松弛等效果。在高剂量下,它甚至可以导致意识丧失和记忆丧失。
在现实生活中,“听话水”被不法分子用于实施性侵等犯罪行为。2022年9月,厦门警方破获一起走私“迷奸水”的案件,查获两瓶伪装成“护发素”的含有GHB成分的“迷奸水”。犯罪嫌疑人蔡某贤多次购买该类毒品,并倒卖给他人赚取差价。这起案件揭示了“听话水”在现实生活中的滥用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听话水”在网络上的销售情况。《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电商平台对“神仙水”“迷幻剂”等关键词进行了屏蔽,但不法商家通过使用同义词替换、模糊搜索等方式,仍然能够在网上销售这类迷药。一些商家甚至宣称这些物品有催情效果,无色无味,可以轻易让人失去意识。
然而,网络平台对同义词替换、模糊搜索等现象无法有效监管,使得“听话水”的网络销售难以根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君指出,除了政府禁毒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做好互联网禁毒工作外,互联网和寄递企业也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行业主体责任。
面对“听话水”的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轻易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或食物。其次,在娱乐场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饮料,不要让饮料离开视线。如果发现任何被下药的迹象,如晕眩程度明显高于喝下去的酒量、饮料呈不正常的蓝色等,要尽快想法脱身,并向外界求救。
“听话水”的存在和滥用,不仅威胁个人安全,也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挑战。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警惕,才能有效防范“听话水”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