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八个字,勾勒出了一幅千年前的美人图。这句诗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古人对女性之美的经典描绘,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这句诗的妙处,在于它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外貌,更捕捉到了她的神韵。一个“倩”字,写出了笑的灵动;一个“盼”字,则描绘了眼神的流转。正如清代学者孙联奎所言:“《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地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

这句诗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它对美的精准捕捉,更在于它开创了一种描写女性之美的新方式。在此之前,诗歌中对女性的描写多停留在静态的比喻上,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引入了动态的描写,让美人仿佛跃然纸上,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这句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被誉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更是后世描写女性之美的典范。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文学,这句诗的影响无处不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都可以看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影子。

这句诗所体现的审美观念,也值得我们深思。在那个时代,人们欣赏的美是健康、自然的。诗中所描绘的美人,不仅外表美丽,更有一种内在的神采。这种审美观念,与现代人追求的“自然美”不谋而合。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在的气质和神韵。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八个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鲜活如初。它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今中外人们对美的共同追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慢下脚步,细细品味这句诗的韵味,感受古人对美的细腻感悟,也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美的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