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成罗荣桓的顶头上司,威震山东,却很快被调离了前线

发布时间:2024-09-16

西路军失利之后,徐向前的军事才华鲜有机会再度展现。他原本被任命为八路军的师长,但由于西路军的三个军全数被重创,徐向前只得委屈担任129师副师长,成为刘伯承的副手。

在抗日战争期间,徐向前又担任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为贺龙的副手。

在解放战争中,他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聂荣臻的副手。

其实,在此之前,徐向前完全有机会独当一面。

1938年3月,朱德和彭德怀致电中央和毛主席,讨论山东问题时提到,虽然陈光和罗荣桓已在山东任职,但两人各自的军事和政治能力都不足以形成核心。

山东战场迫切需要一位骨干,他们建议派徐向前去山东主持大局。一年间,徐向前在各方面都有进步,但需配备一位坚强的政委,建议朱瑞担任此职。

显然,无论是朱德还是彭德怀,都非常看好徐向前,毕竟他曾经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参与过许多大战役。

他们认为,以徐向前的能力和声望,可以成为山东的核心——以他为中心。

电文发出后,中央没有立即回应。

从中央到毛主席都在认真考量这个建议。

直到1939年3月,一年过去,华北的抗日形势变化显著,山东战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领导再次向中央提议,派遣徐向前与朱瑞前往山东以加强统一领导。

8月,中央批准在山东地区组建八路军第一纵队,由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委,统一指挥新黄河以北、山东境内及冀鲁边各正规部队和游击队。

许多读者朋友可能对此没有概念,徐向前到底指挥了多少部队呢?他的指挥范围包括山东纵队、115师的一部分、冀鲁边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及苏北的一部分抗日力量。

当时,山东纵队由张经武指挥。

115师的一部分由陈光和罗荣桓统领,这支部队已经进入山东境内。

在林彪负伤离开后,115师分为两部,一部由聂荣臻率领,留在五台山地区,建立了晋察冀根据地。

另一部分则随陈光和罗荣桓进入山东。

徐向前指挥了山东境内的所有部队,当然也包括罗荣桓和陈光的部队。

也就是说,徐向前成了罗荣桓的顶头上司,罗荣桓需听从他的指挥。

中央赋予徐向前独当一面的权力,将整个山东战场交给他。

《大众日报》刊登了徐向前的就职通电,立即引起了全国军界、政界和舆论界的关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国民党统帅部一直称山东八路军为“徐向前部”。

徐向前不负中央厚望,他的名字本身对敌人就是一种巨大的震慑力。

他指挥部队连续作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不断扩大根据地的范围。

短短一年间,山东纵队从25000人增加到51000人,115师从58000人增至70000多人。

山东各部队被整编为5个主力旅和4个主力支队。

其中,许世友、王建安、吴克华等名将都任旅长,胡奇才等担任支队司令员。

许世友、王建安和胡奇才都是徐向前的旧部,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将,他们重新聚集在徐向前麾下,痛快杀敌。

敌后山东战场的形势一片大好,但中央却紧急调徐向前离开前线,撤销了八路军第一纵队的番号。

为什么会这样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央对徐向前的不够信任和放权,毕竟他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而红四方面军发生过张国焘事件,影响恶劣。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中央准备召开七大。

那次会议具有重大意义,徐向前也需要回延安参加会议。路上,他还遇到了同样要回延安参会的韩先楚等人。

可惜的是,由于身体原因,虽然徐向前回到了延安,但最终缺席了党的七大。

徐向前离开后,罗荣桓最终成为山东八路军的首脑,实行一元化领导。历史在此处只能叹息,如果让这位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奇才徐向前继续留在山东,放手指挥,结果会是如何呢?

读者朋友们,不妨设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