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挪威三文鱼养殖链近日被外媒曝光存在严重问题,引发全球关注。德法公共电视台(ARTE)的调查报道揭示,挪威三文鱼养殖场普遍存在养殖条件恶劣、疾病传播、对野生三文鱼生存构成威胁等问题。
据报道,挪威北部海域的三文鱼“农场”中,每个养殖场都养着上万条鱼,养殖密度极高。调查记者弗洛丁私带摄像机潜入养殖场后发现,“大量鱼挤在肮脏、充满它们排泄物的海水里。许多得病的三文鱼身上布满大如手掌的溃疡,有的已变成S型畸形鱼”。统计表明,养殖三文鱼的死亡率高达20%,此外,高密度养殖也让鱼虱泛滥成灾。
更令人担忧的是,人工养殖的三文鱼还威胁到了野生三文鱼的生存。挪威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斯卡拉表示,目前挪威野生三文鱼数量约为53万条,而人工养殖的则有4亿条。每年约有18.3万条养殖三文鱼逃离养殖场进入海洋,它们不仅与野生三文鱼争夺食物,还将鱼虱传染给后者。更糟糕的是,两者交配繁育的后代适应力差、繁殖能力低,直接“污染”了野生三文鱼的基因。近35年来,野生三文鱼的数量锐减50%。
这一事件对挪威三文鱼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包括挪威皇家三文鱼在内的数家欧洲三文鱼生产商已经确认,其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三文鱼进口已暂时停止。作为全球农场养殖三文鱼产量最大的国家,挪威股市三文鱼股受此负面消息影响齐齐下跌。业内人士指出,比股价更令人忧虑的,是消费者对“三文鱼”的信心受损后很难立即恢复。
消费者对三文鱼安全性的担忧也日益加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虽然目前还很难断定传染源到底是什么,但“我们不能因为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就下结论说三文鱼就是传染源。接触到案板的所有人或物品都有可能。”
面对这一危机,挪威官方和企业纷纷做出回应。挪威三文鱼联合会公关事务主管克里斯汀·朗格兰德表示,挪威水产行业会一如既往坚持执行严密的卫生防护措施。挪威海产局则称,“纪录片中许多针对挪威海产养殖业的说法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并未引用挪威食品安全局或欧洲食品安全局等权威食品监管机构发布的结论,也未请他们发表客观评论。”
尽管如此,这一事件无疑给全球三文鱼产业敲响了警钟。它不仅暴露了三文鱼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未来,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确保食品安全和生态平衡,将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