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免费体检”背后暗藏陷阱,小心你的健康和钱包都被掏空!
近年来,一些医院和机构打着“免费体检”的旗号吸引顾客,看似是公益活动,实则暗藏玄机。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近期破获的一起养老诈骗案,就是以“免费体检”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的典型案例。
这些所谓的“免费体检”究竟有何套路?首先,他们通过发放传单、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顾客,尤其是老年人。然后,在简陋的环境下进行所谓的“体检”,使用廉价设备测血压、血氧等。接着,他们会夸大体检结果,声称顾客有各种健康问题,进而推销昂贵的保健品或医疗服务。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昨晚我妈回来突然塞我一个体检单,今天大早上拉着我一起来体检了,查了一下医院才成立不到两年的私立医院,网上搜了一下倒也没查到什么黑料,打着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旗号,检查项目我看也很草台,测血氧和血压看着都是用网上卖的便宜设备,抽血时甚至没有戴手套,看着怎么这么不靠谱。”
事实上,真正的公益性质免费体检与这些带有商业目的的“免费体检”有着本质区别。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提供包括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免费体检才是真正为了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
那么,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免费体检陷阱呢?首先,要警惕那些在街头随意发放的体检传单,正规的免费体检通常会有明确的组织单位和预约流程。其次,要注意体检环境和设备的专业性,如果是在简陋环境下使用廉价设备,就要提高警惕。最后,对于体检结果和后续建议,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轻易被诱导消费。
面对日益猖獗的“免费体检”乱象,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可以考虑推行“免费体检”报备审批制度,要求组织者详细说明体检内容、参与人员资质等,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同时,也要加大对虚假宣传、夸大病情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公众健康权益。
“免费体检”本应是一项惠民举措,但如今却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擦亮眼睛,理性对待各种“免费”诱惑。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让真正的免费体检惠及更多人,而不是成为某些人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