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将孙悟空拦在灵霄殿外的王灵官,到底是何方神圣?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有一位被称为“道教第一护法神”的神祇,他就是王灵官。这位神祇不仅在道教中地位显赫,还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而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王灵官更是以一位勇猛的天将形象出现,与孙悟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王灵官在道教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他是道教五百灵官之首,被誉为“都天大灵官”。在道教宫观中,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就是灵官殿,供奉着这位赤面髯须、身披金甲、三目怒视的护法神。道教徒进入宫观时,往往会先拜王灵官,民间更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足见其在道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在《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一路打到通明殿前,却遇到了王灵官的阻拦。原著中描述道:“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场对决展现了王灵官的实力,他与孙悟空“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足见其武艺高强。

然而,王灵官并非天生就是如此威武的护法神。据民间传说, 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守坚真人改名为王善。 他原本是淮阴城隍,因性情暴烈,嫉恶如仇,死后被玉皇大帝任命为城隍。 后来,因用童男童女祭祀之事与萨守坚真人发生冲突,最终被萨真人感化,拜其为师,修习道法,改邪归正。

王灵官的传说不仅体现了道教“改过自新”的思想,也反映了道教吸收民间信仰、塑造神祇形象的过程。在明代,王灵官更是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成为享受国家祭祀的重要道教神仙之一。 明宪宗还加封其为五显灵官、玉枢火府天将,使其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民间信仰中,王灵官的形象也颇为丰富。他不仅被视为护法神,还被当作火神来供奉。人们赞颂他“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体现了他明察秋毫、惩恶扬善的特质。 每年的六月十三日是王灵官的诞辰 ,道教徒会进庙奉祀,表达对这位护法神的崇敬之情。

从一个地方城隍到道教第一护法神,王灵官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祇形象的塑造过程。他的形象和故事不仅丰富了道教的神仙体系,也为民间信仰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西游记》中,王灵官与孙悟空的对决,更是将这位护法神的形象推向了更广阔的文学舞台,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