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陈永贵逝世,华国锋在追悼会上一言不发,三鞠躬后流下眼泪

发布时间:2024-09-16

上世纪60年代,席卷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使一个名叫陈永贵的农民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他带领大寨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大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创造了永垂不朽的“大寨精神”,他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农民副总理”。

1986年,陈永贵因肺癌逝世,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在临终前,陈永贵要求家人丧事从简,再加上他生前饱受争议,参加追悼会的人少之又少。

然而,曾与陈永贵在工作上产生分歧的华国锋却出现在追悼会上,并在三鞠躬后默默流下了眼泪。

陈永贵堪称一代传奇人物,正如他的临终遗言所说:“我是一个农民,历史上像我一样的农民又有多少呢!”

陈永贵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石山村,距离大寨大约有30里。

这里土地贫瘠,常年干旱少雨,不仅农作物灌溉困难,连人畜饮水都极为不易。

由于家庭贫困,父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将母亲卖掉,又把他送给了大寨村的一户贾姓人家。

作为养子的陈永贵,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羊和干苦活,这让他早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

1948年,34岁的陈永贵在大寨村老党员贾进才的介绍下光荣入党,这为他后来当上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奠定了重要基础。

建国初期,陈永贵进入大寨村委会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农民的身份,努力以身作则,带领农村兄弟们艰苦奋斗。

由于为人朴实,对待村民善良,他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并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动村民快速致富。

当时,生产工具非常简陋,大寨村的自然条件又差,要将贫瘠的土地变为肥沃的良田极为困难。

但陈永贵性格倔强,不甘认输,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带领全体村民日以继夜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将一道道深沟和坡地开垦成梯田。

即使在灾荒之年,陈永贵也没有向国家申请一分钱补贴,而是勒紧裤带,继续埋头苦干。

正是这种敢于斗争的精神,使得曾经荒芜的大寨变成了肥沃的千顷良田,甚至创造了亩产量高于国家标准三倍的农业奇迹。

陈永贵的事迹迅速传播,他被评为县、地区和全国劳模。

由于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大寨村的埋头苦干精神非常符合时代要求,于是伟人亲自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

不久,名不见经传的大寨和陈永贵火遍全国,而陈永贵的官职也越做越大。

陈永贵由普通的公社党委副书记,迅速升迁,1975年当选为副总理。

在他的字典中,无论是作为农民还是副总理,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未曾脱离农民本色。

华国锋顺利接班后,陈永贵作为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两人工作上交集颇多,在日常交往中也非常默契,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但随着疯狂时代的结束,陈永贵和大寨也陷入舆论漩涡,他们因工作上的分歧渐行渐远。

1980年,陈永贵辞去副总理职务,随后主动申请到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与华国锋彻底失去了交集。

数年后陈永贵被诊断出肺癌,华国锋亲自去医院探望,这让陈永贵百感交集。

1986年,陈永贵因病去世。

因他生前交代过家人不要大操大办,其追悼会除了家人外并没有邀请外人。

然而,华国锋却不请自来,在陈永贵遗体前默默鞠了三个躬,全程未发一言,但双眼泪流不止。

关于陈永贵和华国锋之间的友谊,外界知之甚少。

即便后来因工作分歧而分道扬镳,但华国锋始终未忘这段珍贵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