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岳飞将军统兵多年,将金兀术的势力一再击退。
正当他准备进军黄龙府,以迎回“徽钦二帝”、复兴中原之时,他收到了来自临安的一道圣旨。
宋高宗赵构在旨意中,明确令岳飞班师回朝,暂时回到朱仙镇休养兵马,等到第二年粮足兵广时再议攻金之事。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为岳飞鸣不平:大元帅以十万精兵,大破金兵百万,功成在望,但朝廷不仅不予增援,反召回朱仙镇,定是朝中出了奸臣,惧怕大将军立功,不可轻易回兵。
元帅刘琦也同意韩世忠的观点,他附议道:自古以来,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今金人大败,锐气尽失,我军士气高昂,现正是恢复中原的绝佳时机,不若一面催粮,一面发兵,灭了金国,迎回两位皇帝,再班师回朝,将功斩罪,这岂不是美事?
岳飞将军露出了他母亲在他背上所刺的 “精忠报国”四字 ,坚定地答道:我一生只图尽忠,既然有朝廷之命,那便传令拔寨起营,回朱仙镇!
随后,
岳飞连续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催促他赶回临安复命。
众将士在朱仙镇激动地挽留,但岳飞带着四名家将,遗憾地离开了朱仙镇。
通金受策哈迷蚩,
长舌东窗毒计施。
十二金牌三字狱,
百年遗臭桧奚辞!
刚到平江不久,岳飞便被皇城司校尉抓捕入狱。
东窗下,秦桧面对岳飞的正气,尤其是看到岳母在他背上刺下的“精忠报国”四字,一时犹豫。
秦桧的夫人王氏献计“放虎容易擒虎难”,使得秦桧下定决心,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凌迟处死了岳飞将军。
还有史料记载, 岳飞所受的刑罚名为披麻拷,较凌迟更为残酷和痛苦。
秦桧无端害岳侯,
故令宋祚一时休。
至今地狱遭枷锁,
万劫千回不出头。
奸臣秦桧夫妇害忠臣岳飞,致使千古遗臭,至今他们的铁像仍跪在岳飞墓前忏悔,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文学作品《说岳全传》中,还涉及一个细节:岳飞收到朝廷圣旨和金牌后,除了韩世忠等人的劝留外,回京途中,他曾遇到一位高人,提出希望岳将军能躲避牢狱之灾,但岳飞并未听从。
这位高人究竟是谁,为何岳飞不听劝言,还要回京复命呢?今日我们探索这些问题。《说岳全传》第59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详恶梦禅师赠谒语 ”中提到:岳飞离开朱仙镇,来到瓜州扬子江边,遇到了狂风巨浪,只得在驿馆中过夜。
三更时分,岳飞梦见两只黑狗在对话,还有两个人赤身立在一旁。
正疑惑着,这时扬子江中白浪翻涌,钻出一个似龙非龙的怪物冲他扑来……岳飞在梦中惊醒。
为了释疑梦象的吉凶, 岳飞和随从专程来到金山寺,请方丈道悦解梦。
刚到大殿前,岳飞听见道悦口吟七言诗句: 苦海茫茫未有涯,东君何必恋尘埃?不如早觅回头岸,免却风波一旦灾 !
二十年前,道悦禅师曾言:二十年后定会再见!不料岳飞与道悦重逢。
解梦时,道悦禅师言: 两犬对言,乃“狱”字;旁立裸体二人,有人受其祸害。江中风浪,怪物来袭,是风波之险,必有奸臣害也! 岳元帅此行,恐有牢狱之灾,奸人陷害,不如隐身林野,避之良策。
随后,道悦禅师还送他四句偈言诗:
风波亭上浪涛不停,
千万留意把舵稳行。
谨防同舟者起歹心,
免遭推落入波涛中。
虽然道悦禅师苦口劝言,但岳飞毅然前行。
岳飞之所以明知凶险仍不听从道悦禅师,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岳飞从小接受“忠君爱国”思想,尤其是岳母刺字对他的影响极深,忠心可鉴;
其次,岳飞对朝廷有信任,他不相信自己会遭奸臣陷害。
当道悦禅师告知他有牢狱之灾时,岳飞的反应是:我为国家立功无数,朝廷上下自有公论,怎么会有牢狱之灾?
最后,岳飞甘愿以身报国。
岳飞庙中至今刻有他的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何愁天下不太平。
离开朱仙镇前后,岳飞早知前往临安凶险重重。
尤其在金山寺内,道悦禅师对他苦口婆心地劝言,岳飞心知前行凶多吉少,但他依然执意继续前行。
他感谢了道悦和尚的好意,但表示:蒙上人指引甚善,但我岳飞以身报国,志在复兴中原,虽死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