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马来酸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过敏药物。然而,近年来这种廉价老药却面临着难以购买的困境。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折射出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马来酸氯苯那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鼻塞、流涕等症状。它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还能用于预防晕动病。由于其价格低廉、效果显著,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家庭常备的药品之一。
扑尔敏之所以难以购买,主要原因在于其原料药价格的大幅上涨。据报道,扑尔敏原料药的价格从每公斤2000元飙升至5万元,涨幅高达25倍。这种价格暴涨源于原料药市场的垄断行为。目前,国内仅有一家企业具备扑尔敏原料药的生产资质,这种事实上的垄断使得原料药价格居高不下。
扑尔敏的困境并非个案。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频繁出现原料药价格上涨、短缺甚至断供的现象。据统计,我国约1500种原料药中,有50种只有一家企业生产,44种仅有两家企业生产。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为垄断行为提供了温床,不仅推高了药品价格,也严重影响了药品的可及性。
面对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垄断行为处以1243.14万元的罚款。此外,国家还出台了《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明确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
对于患者而言,在扑尔敏等老药难以购买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咨询医生是否有其他替代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虽然价格略高,但副作用更小,效果也较好。
关注药品价格变动。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短缺药品的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对于轻微的过敏症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非处方的抗过敏药物。
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过敏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是预防过敏的最佳方式。
扑尔敏等老药的困境,折射出我国医药行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确保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