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等组织构成的复杂有机整体
,脏腑各具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物质基础,以五脏为核心维持整体的生命活动。
血液作为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其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关键现象。
脉是血液的容器,血液依附于脉管中,不断循环流动至全身,这一过程是其生理功能得以施展的前提。
因此,血液的正常循环与否,直接决定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血液的正常循环需具备以下条件:第一,气的推动与固持作用的协调平衡;第二,脉管的完整通畅;第三,血量充足及血行环境的温度适宜。
这依赖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调节。
一、心主血脉
心脏位于胸中,其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被称为心主血脉
。
血液在脉管中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循环。
因此,《素问·五藏生成》指出:“诸血者,皆属于心。”
《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到:“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腑脏。”
而《读医随笔》进一步具体地说明:“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亦归宿于心,循环不已。”可以看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于心气与心阳的推动及温煦,同时也需要心血与心阴的滋养,从而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与心律,使得血液按照既定的方向流动,确保其在全身的正常循环。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枢纽,与脉形成闭环通路。
而心脏不仅参与血液的循环,还能生成血液,水谷精微通过心脉,经心阳的温化转化成血液;心血充养脏腑也促进血液的生成,从而增加血量,心在血液循环中具有主宰作用。
二、肺主气,助心行血
肺的助心行血功能基于“肺朝百脉”的结构基础
。“朝”指聚会、朝向;“百脉”泛指人体全身的经脉(即血管)。
肺朝百脉的意思是全身的血液须通过经脉聚集于肺,经过肺的吸清呼浊,进行气体交换,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
这样,一方面许多经脉汇聚至肺,另一方面肺又朝向全身的经脉,使心肺在结构上相互关联。
肺助心行血的生理基础在于“肺司呼吸”功能的发挥。
肺通过呼吸调节全身气机,进而促进血液循环。
肺的助心行血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肺节律性的呼吸吐纳推动血液的流动,进行气体的清浊交换,促进心率和心律的调控;第二,肺保持血液的洁净状态,为血液的流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三,肺通过生成宗气来助心行血,心脏的搏动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而心搏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心气的强弱与宗气息息相关,宗气影响心搏的强度与节律。
宗气通过贯穿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的机制实现的。
因此,《灵枢·刺节真邪》中指出:“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第四,肺气的宣发及肃降调整气机的升降,进而影响血行,因此被称为相傅之官。
三、肝主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肝脏的这一功能被古称为“肝藏血”
,意即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以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这一功能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肝贮藏血液,指肝内及冲脉内贮藏一定血量,以供身体各部生理活动所需,因此肝又被称为“血海”。
第二,肝调节血流量,指肝脏根据身体的不同生理状态合理分配各部位所需血流量。
当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对血液的需求减少,过剩的血液将贮藏于肝中以备使用;而当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血液需求增加,肝脏根据升动的特性将贮藏的血液通过经脉输送到相应部位。
王冰在《素问·五藏生成》中的注释指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需要强调的是,肝调节血流量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若肝血不足,则会导致血流量调节失常,许多部位供血不足,出现脏腑组织失养的各种病症。
第三,防止出血,即肝气能收摄约束血液,避免血液泄出脉外。
这是气的固摄作用在肝脏的呈现,肝气充盈,收摄力强,藏血正常,故血液在脉内流动而无出血之患。
此外,肝还具有生血以补充血量的功能,主要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肝能够疏泄气机,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促进血液生成所需的营气与津液的充分化生;其次,由于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可以维持足够的血流量,滋养与血液生成相关的脏腑,使之功能更为活跃;最后,肝脏与肾精化血的协同作用。
因此,《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肝能“生血气”。
《张氏医通·诸血门》明确提到肾藏“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四、脾主化生和统摄血液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于运化水谷
,涵盖了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与精微物质的转输作用。
饮食虽然由胃受纳进行初步消化,接着运输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精细消化,但最终必须依靠脾,才能将饮食化为精微、营养物质。
这些转化的精微物质,必须借助脾的运化才能被输送至全身。
脾在吸收精微物质后,上输于心肺,化生为气血,来滋养全身;同时也会通过脾的方式将精微物质分散至脏腑组织,发挥其营养作用。
因此,脾的运化功能使其能够化生气血,气血充盈则保证了脉内血量的充足,同时气血滋养脉管,确保脉管的完整性与通畅性。
脾还具备统摄血液的功能,即脾气的固摄作用,也被称为“脾统血”。
脾统血的机制,主要在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因气血充足是血液正常流动的重要条件。
脾的统血功能控制着血液在脉管内流动,避免血液外溢。
五、肾主藏精充盈血量
肾对血液循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血量的充盈
。
肾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生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肾精生成骨髓,进而产生血液;二是肾精所化生的元气对全身各脏腑的功能都有激励与推动作用,间接促进血液生成。
肾精充足,元气旺盛,血液自然充盈。
综上所述,血液循环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现象,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五脏的共同调节。
心、肺、肝、脾、肾在血液循环中发挥着互相促进、协调的功能,尤以心、肝、脾、肺四脏为主,维持了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从而保障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