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酒石酸唑吡坦片,商品名思诺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的处方药。作为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它具有药品和毒品的双重属性,其使用和管理备受关注。
作为新一代咪唑吡啶类催眠药,酒石酸唑吡坦片通过选择性拮抗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α1亚型,增加细胞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从而抑制睡眠中枢,产生镇静催眠作用。研究表明,它能有效增加总睡眠持续时间,改善睡眠质量,且不影响认知和精神运动功能。对于偶发性、暂时性和慢性失眠症患者,酒石酸唑吡坦片提供了快速缓解症状的可能。
然而,这种药物也存在潜在的滥用风险。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件中,外卖小哥陈某冒充患者,辗转多家医院配得超过一次处方剂量的思诺思后加价数倍出售。法院认为,陈某的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这一案例凸显了酒石酸唑吡坦片在不当使用时可能带来的危害。
长期或超剂量使用酒石酸唑吡坦片可能导致依赖性,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头痛、焦虑等戒断症状。更严重的是,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引起精神障碍、昏迷、嗜睡等多种不良反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主任医师杜江指出,一些吸毒人员在超剂量、高频次服用后,会产生兴奋感并逐渐成瘾。
面对酒石酸唑吡坦片的双面性,如何在满足治疗需求和防止滥用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关键。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提升操作规范水平,严格控制处方开具,防止“人情处方”成为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漏洞。另一方面,公众也需要提高对这类药物的认识,避免盲目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睡眠研究会等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群体中睡眠障碍更为严峻。在这一背景下,合理使用酒石酸唑吡坦片等治疗失眠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酒石酸唑吡坦片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失眠药物,其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其潜在的滥用风险和副作用。只有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对于失眠问题,我们还需要探索更多非药物治疗方法,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