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开学说的学平险,到底是鸡肋还是宝贝?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每到开学季,家长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平险的投保确认单。这份看似普通的信件,却引发了人们对学平险价值的广泛讨论:它究竟是鸡肋还是宝贝?

学平险,全称“学生平安保险”,是一种专为在校学生设计的商业保险。它通常包含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等多项保障,保费从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这种保险之所以能在校园内流行,主要得益于其三大优势:

首先,学平险价格低廉。以平安希望之星3号学平险为例,基础版年保费仅为100元,却能获得高达10万元的意外身故/伤残保额。其次,保障范围广泛。除了基本的意外和医疗保障外,一些学平险产品还额外增加了重大疾病保障。最后,投保门槛低。大多数学平险产品不需要健康告知,即使是身体有小毛病的孩子也能投保。

然而,学平险并非完美无缺。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保额相对较低,难以应对重大风险;报销范围受限,自费药和高端医疗服务不在保障范围内;续保稳定性差,大多数产品保障期仅为一年。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平险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教育部早在2015年就规定严禁学校代收商业保险费,但一些学校仍然通过变相强制的方式推销学平险。例如,要求不投保的学生签订免责承诺书,或者通过辅导员或班干部统一要求购买。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家长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还可能涉及利益勾连。

那么,学平险到底有没有必要购买呢?答案是:视情况而定。对于没有其他商业保险的孩子来说,学平险可以作为基础保障。它能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意外和医疗保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对于已经配置了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的家庭来说,学平险的作用就相对有限了。

总的来说,学平险更像是一个“入门级”的保险产品。它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的商业保险,但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学平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追求全面保障的家庭,建议在学平险的基础上,再配置其他商业保险,如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等。

回到最初的问题:学平险是鸡肋还是宝贝?答案或许介于两者之间。它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当前的保险市场中,学平险更像是一个过渡产品,为那些尚未接触商业保险的家庭提供了一个入门的选择。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和保险市场的完善,学平险可能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它在特定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