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Image

公元675年重阳节,25岁的王勃受邀参加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举办的宴会。席间,阎公本想让女婿吴子章写一篇序文以彰显才华,却意外地给了王勃一个展示的机会。年轻的王勃毫不怯场,提笔即书,一篇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就此诞生。

这篇序文不仅展现了王勃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成为了唐代骈文的巅峰之作。全文773字,却浓缩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历史典故和人生哲理。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开篇,王勃用精妙的对仗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

然而,《滕王阁序》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辞藻,更在于王勃在文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在第三段中,他借古讽今,抒发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王勃的文学功底,更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年轻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文学成就却影响深远。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诗歌和骈文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他的诗歌清新自然,骈文则典雅精炼,开创了唐代文学的新风气。《滕王阁序》作为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更成为了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这篇即兴创作的序文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它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繁荣,更因为它体现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王勃在文中所表达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滕王阁序》的诞生,不仅是一个文学奇迹,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学杰作往往源于灵感的瞬间迸发,而伟大的文学家则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永恒的艺术。王勃虽然年仅27岁便英年早逝,但他的《滕王阁序》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永不褪色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