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花生过敏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严重性和普遍性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其中食物过敏占很大一部分。在西方国家,花生过敏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而在我国,花生过敏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花生过敏的生物学机制复杂。当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花生蛋白识别为有害物质时,就会引发过敏反应。花生中的多种过敏原、多种免疫结合位点、热稳定性、消化稳定性等因素,使其成为一种特别危险的过敏原。即使极少量的花生也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
全球范围内,花生过敏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澳大利亚,9%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在英国,这一比例为7%。美国的情况更为严峻,每13个孩子中就有1个对食物过敏,每隔3分钟就会出现一例食物过敏反应急救病例。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成人过敏的权威统计数据,但已有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达6.2%。
花生过敏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患者而言,花生过敏可能引发嘴唇周围红肿、舌咽肿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喉头发紧、呼吸困难、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抢救不及时经常导致死亡。此外,花生过敏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增加儿童后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从社会角度来看,花生过敏增加了医疗负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孙劲旅教授指出,食物过敏逐渐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应急的突出问题之一。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食物诱因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77%。
面对花生过敏的威胁,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对食物过敏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患者只能尽可能辨识出哪些食物自己不能碰,并主动避免进食。孙劲旅教授建议,过敏体质的人要避开过敏食物,发现某种食物可能导致自己出现过敏反应,要避免再次食用。同时,过敏体质的人还应该备好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注射器。
在预防方面,最新研究显示,早在4到6月龄的时候就让有风险的婴儿接触花生,可能会将他们患上食物过敏的风险降低80%。有花生过敏风险的婴儿包括轻度至重度湿疹和/或蛋类过敏的婴儿。然而,在让儿童接触花生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讨论最佳方法。
在治疗方面,特异性免疫疗法越来越多地被作为替代疗法。研究人员发现,花生过敏儿童通过定期摄入越来越多的花生蛋白,可以增强对花生的耐受性。这种方法类似于注射过敏针,通过慢慢引入过敏原并持续暴露数年,训练身体接受过敏原并做出正常、适当的反应。
总的来说,花生过敏是一个复杂且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完善食品标签、建立科学的脱敏治疗体系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花生过敏,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