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闻事件,有哪些采访和突破的技巧?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Image

新闻采访是获取一手信息、还原事件真相的关键环节。据统计,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中,70%的内容来源于采访。然而,面对不愿开口或有所顾虑的采访对象,如何突破重重障碍,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每个记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充分准备是成功采访的基础。在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全面了解。正如一位资深记者所说:“平时准备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准备,包含文化、社会、历史、人物等各种知识的储备,也包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采访中有的放矢,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营造信任氛围是打开采访对象心扉的关键。记者应该像运动员一样,谨慎接触受访者,以友好的态度开始采访。一位成功采访过多位政要的记者分享道:“致信比致电受访者更能让受访者放心。让受访者相信他们的目击证词弥足珍贵,并保证未经他们同意不会发表他们所说的任何内容,这点很重要。”

灵活提问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记者应该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和反应,适时调整提问方式。例如,对于不愿多谈的受访者,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通过讲述类似事例来引发对方的联想;对于情绪激动的受访者,则需要采用“迂回启发”的方式,从侧面绕圈子,逐渐引导对方进入正题。

善于倾听和观察是获取细节的重要途径。一位优秀的记者应该像侦探一样,不仅关注受访者的话语,还要留意其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正如一位资深记者所言:“记者的眼睛,要擦得明亮,别人不注意看的,记者要观察;别人看不清的,记者要看透;别人眼帘溜过去的,记者要盯住。”

适当录音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而,录音必须征得受访者同意,并在适当的时候停止。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提醒道:“录音并不是说你完全不用做笔记。随着讨论进行,记下录音中不会出现的特别之事:笑容、怪相、迟疑、口头禅等。”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面对突发情况或不配合的受访者,记者需要保持冷静,灵活调整策略。一位成功突破多个重大新闻的记者分享道:“遇到新事件的出现,要及时应对;遇到被采访对象冷落的局面,处于窘迫难堪的境况时要沉住气,有耐心,不怕丢面子,要想办法让对方开口。”

细节决定成败。在采访中,记者的举止、情绪、衣着,甚至如何记笔记、递话筒等细节都会影响采访效果。一位多次获得新闻奖的记者强调:“注意交往中的礼貌。现代人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就要求记者不能自以为是。”

采访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正如一位资深记者所言:“得心应手地运用采访技巧,是一名优秀的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但这种素质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完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更显珍贵。而高质量的报道离不开扎实的采访。掌握这些采访技巧,不仅能够帮助记者突破重重障碍,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更能为公众呈现真实、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