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妈祖文化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历经千年发展,已成为连接海峡两岸、沟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文化纽带。从一个地方性信仰到全球性文化现象,妈祖文化的演变历程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包容性。
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公元960年,因生前多次在海上救难,被尊为海神。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妈祖信仰迅速传播。据统计,目前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上万座妈祖庙,信众逾3亿人。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文化的内涵丰富,核心价值体现在“立德、行善、大爱”三个方面。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的敬畏和对平安的祈求。同时,妈祖文化也蕴含着包容和谐的精神,促进了不同文明、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互鉴。
妈祖文化的传播路径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轨迹高度一致。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出发,妈祖信仰随着华人华侨的脚步传播到东南亚、东北亚,乃至非洲、美洲。在台湾,妈祖文化更是落地生根,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据统计,台湾有超过八成的民众信仰妈祖,全台妈祖宫庙达3000多座。
近年来,妈祖文化在促进两岸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201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台17天,吸引了1000多万人次参与;2018年妈祖金身巡安菲律宾,行程超3000公里,参与人数达2300多人。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系,也加深了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在当代,妈祖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它不仅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所言,妈祖信俗可以作为联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使者,带来更多文化交流及国际合作。
妈祖文化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性文化要走向世界,关键在于其核心价值能否引起广泛共鸣。妈祖文化所倡导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正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品质。在全球化时代,这种跨越时空、超越族群的文化精神,无疑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望未来,妈祖文化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在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朵源自中国东南沿海的文化之花,必将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