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基础价格优化调整,有利于推动公交服务“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通知,自9月1日起,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日班车线路计价层级将由原有的1元、2元、3元、4元、5元五个层级简化至2元、3元两个层级。这一调整旨在优化公交基础票价机制,推动公交服务“提档升级”。

这一调整的背景是广州公交客流量的持续下降。数据显示,广州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从2018年的约627万人次下降到2023年的约298万人次,五年间客流量减半,在公共交通中的客运占比也从约39%下降到24%。这一现象主要是受到轨道交通、电动自行车、私人小汽车等的“冲击”。与此同时,广州地铁运营里程由2016年的308.7公里增至目前的653公里,日均客运量也增至约850万人次。

面对这一挑战,广州公交系统亟需“提档升级”。此次票价调整正是优化公交服务的第一步。具体而言,优化后的票价机制将简化为:公交线路全程营运里程20公里(含)以下的,票价为2元;全程营运里程20公里以上的,票价为3元。值得注意的是,快车、夜班车以及BRT线路票价继续保持不变。

这一调整将直接影响约10%的客流,其中1元变2元的线路客流约占60%。然而,2元线路仍是广州公交线路的主体,约占七八成。从成本角度来看,广州公交人均出行成本约6-7元,以2元票价来看,目前的票价收入约占成本的30%。这意味着,尽管票价有所调整,广州公交仍将坚持公共交通公益性低票价政策。

除了票价调整,广州还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公交服务“提档升级”。首先,将结合地铁新线开通,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加强公交与地铁在“空间+时间”的接驳,延伸地铁的覆盖范围。其次,对地铁覆盖不足的外围区域,将加大公交服务覆盖,探索试点“准点公交”、“响应式公交”。最后,大力发展社区公交,增加6米小型公交车型投放,开行更多的微循环接驳线路,进一步方便社区居民短距离出行。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交服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通过“准点公交”和“响应式停靠”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乘客的候车时间和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同时,通过优化线路布局,将公共交通服务真正深入社区,实现零距离搭乘公交出行,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总的来说,广州公交基础价格的优化调整,不仅是应对客流量下降的必要之举,更是推动公交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契机。通过简化票价层级、优化线路布局、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广州公交有望重新赢得市民的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也有助于推动公共交通行业的“二次创业”,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服务能力。未来,广州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地铁公交一体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品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