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中,一首名为《镜听》的歌曲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更是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一种占卜习俗——“镜听”。
“镜听”这一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月令萃编》记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这种习俗通常在除夕或岁首的夜里进行,人们抱着镜子偷听路人的无意之言,以此来占卜吉凶祸福。
在刀郎的《镜听》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一习俗的现代诠释:“因为梦没有留下种子,镜光嘲笑她的发丝,所以守候在除夕期待渡鸦的只言片语。”歌词中,“梦没有留下种子”象征着希望的破灭,“镜光嘲笑她的发丝”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守候在除夕期待渡鸦的只言片语”,则直接呼应了古代“镜听”的习俗,只不过这里用“渡鸦”替代了“路人”,增添了阴森的氛围。
这种对未知命运的好奇和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古代的“镜听”到现代的各种占卜方式,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某种方式窥探未来。这种好奇心源于人类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命运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在古代,人们更倾向于将命运归因于天意或神灵,因此占卜成为了解未来的重要方式。而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让人们更加相信理性和科学,对命运的掌控感也更强。尽管如此,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或未知的未来时,人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寻求某种预兆或指引。
刀郎的《镜听》正是捕捉到了这种矛盾的心理。歌词中既有对未来的渴望和期待,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哀伤:“一更鼓儿天,一更鼓儿天,这一去金川十呀么十八年。”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正是古今相通的人类情感。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迷信占卜,但对未来的焦虑和期待依然存在。我们可能会通过星座运势、心理测试等方式来寻求某种心理安慰。这种行为背后,反映的正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确定性的渴望。
《镜听》这首歌,通过现代音乐的形式,将古老的习俗与现代人的情感巧妙结合,让我们在聆听的同时,不禁反思: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面对未知,如何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平衡?
或许,正如歌词中所言:“她的遗忘从未占有遗忘野火春风草离离。”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忘却的,比如对爱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这些永恒的主题,正是我们面对未知时最强大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