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研有点儿狠,碰撞测试结果较差的不止帕萨特,这些车也不行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研”)自2015年成立以来,迅速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之一。其碰撞测试结果不仅影响着消费者购车决策,也推动了中国汽车安全标准的提升。

中保研的测试项目来源于美国IIHS,包括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和车辆辅助安全四项指数。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尤为严苛,被业内称为“魔鬼测试”。在2019年12月的测试中,上汽大众帕萨特A柱90度弯折,仅获得P(较差)评级,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使得中保研的权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然而,中保研并非一路顺风顺水。2020年6月,广汽本田皓影的测试结果引发争议。在25%偏置碰撞中,皓影A柱明显弯折,但最终仍获得了A(良好)评级。更令人意外的是,中保研随后撤回了这一成绩,并声称数据被盗。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中保研的公信力,也让人们开始质疑其测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与中保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旗下的C-NCAP。C-NCAP采用欧洲E-NCAP标准,测试项目包括正面100%重叠碰撞、40%重叠率正面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等。由于测试标准相对宽松,C-NCAP常被戏称为“五星批发部”。相比之下,中保研的测试标准更为严苛,更能反映车辆的真实安全性能。

尽管遭遇信任危机,中保研的测试对中国汽车安全发展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根据中保研公布的数据,2020年测试的车型在安全设计与技术上均有明显改进。以帕萨特为例,2020款商务版在车身整备质量和售价上都有所增加,这可能是上汽大众对A柱进行了加强的结果。如果没有中保研的测试,这些问题可能不会被及时发现和改进。

中保研的存在,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客观的购车参考,也倒逼车企提升产品安全性。然而,要真正成为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测试机构,中保研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提高测试过程的透明度,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避免类似“数据被盗”事件再次发生。

其次,加强与车企、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沟通,建立更加开放、互动的交流机制。

最后,不断完善测试标准,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步,同时也要考虑中国道路环境的特殊性。

总的来说,中保研的出现为中国汽车安全测试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推动中国汽车安全标准提升的作用不容忽视。未来,我们期待中保研能够不断完善自我,真正成为消费者信赖的“汽车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