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9
小米生态链近期动作频频,不仅推出了多款新产品,还在组织架构和战略方向上做出了重大调整。然而,随着生态链规模的不断扩大,小米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争议。
在产品方面,小米生态链企业未来居科技近期推出了7寸智慧屏(酒店版)、4寸语音中控屏(离线语音版)等多款智能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同时,小米首款智能电动汽车Xiaomi SU7系列自2024年3月上市以来,交付量持续攀升,第二季度累计交付新车达27307辆,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然而,小米生态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近期,格力电器指控小米生态链企业造梦者科技侵犯其专利权,最高人民法院判决造梦者科技不得再制造和销售涉案产品,并需向格力支付185万元赔偿。这一事件引发了业界对小米生态链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质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生态链内部的竞争和摩擦似乎也在加剧。据报道,九号公司创始人王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公开指责某些生态链企业通过“断指计划”恶意挖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反映出随着生态链企业数量的增加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内部竞争和摩擦不可避免。
面对这些挑战,小米正在积极调整其生态链战略。2024年3月,小米提出了“SAN分级管理策略”,将生态链产品按照市场规模分为S、A、N三个等级,对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梳理。这一举措旨在减少不同公司在同一品类上的内耗,提高效率,将更多资源向核心业务倾斜。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这一变革已经推动了近半年,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同公司在同一品类上的内耗、提高效率,让生态链公司有利润和动力支持产品创新。这一举措被视为小米试图重新掌控生态链主动权的重要举措。
然而,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这种模式帮助小米快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品生态系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量达到8.22亿,同比增长25.6%。另一方面,随着生态链边界的扩大,内外部竞争愈发激烈,小米想要完全掌握主动权也变得愈发困难。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指出,小米生态链缺少一个链接所有产品的核心中枢,这造成了常有爆款、却各自为战的局面。他认为,小米需要找到一个最适合的中枢,此前的小米手机、小米音箱都尝试过,但都没有真正成功。现在来看,这个中枢有可能是澎湃OS(Xiaomi HyperOS)。
无论如何,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未来将取决于小米能否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有效管理内部竞争和外部风险。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健康发展的小米生态链意味着更多创新产品和更好的用户体验。而对于整个科技行业来说,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成败也将为其他公司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