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在晚清官窑瓷器中,有一类瓷器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而备受瞩目,这就是被誉为“融合了皇家艺术与女性审美的御用官窑瓷”的大雅斋瓷器。
大雅斋瓷器的诞生与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密不可分 - 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大雅斋”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而“天地一家春”则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慈禧太后进宫初期即居于此。因此,大雅斋瓷器不仅是一种瓷器,更承载着慈禧太后个人的情感和记忆。
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景德镇御窑厂历时三年,烧造了大量大雅斋瓷器。这些瓷器的器形多样,包括碗、盘、花盆、瓶等,既有传统器型,也有创新设计。其中,花盆的数量最多,造型也最为丰富,有圆形、方形、扇形等多种样式。
大雅斋瓷器的纹饰以花卉、雀鸟、蝴蝶为主,绘画十分精美。常见的花卉纹饰有牡丹、芙蓉、海棠等,而雀鸟则包括画眉、鹭鸶、鹦鹉等。这些纹饰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一提的是,大雅斋瓷器的纹饰已经不再是单一主题的表达,而是几种花卉共同组合成富有象征意义的复合主题,体现了宫廷画师的审美想象。
在釉色方面,大雅斋瓷器更是丰富多彩。当时要求生产的瓷器釉色包括白地、蓝地、深蓝地、浅蓝地、豆青地、浅豆青地、浅藕荷地、藕荷地、黄地、明黄地、大红地、粉红地、粉地、翡翠地、浅绿地、绿地等。这些釉色的运用,使得大雅斋瓷器在色调上表现为浓艳鲜亮,富有视觉冲击力。
大雅斋瓷器的款识也颇具特色。除了传统的足底款识外,还有一种是在器物的外壁或内壁自右向左横书“大雅斋”三字楷书,其右为“天地一家春”盘龙篆书印文。这种款识的排列方式和位置都有所不同,增添了瓷器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大雅斋瓷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皇家艺术与女性审美。作为慈禧太后的御用瓷器,它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又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柔美。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大雅斋瓷器在晚清官窑瓷器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尽管大雅斋瓷器的烧造时间并不长,但它却代表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也展现了慈禧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在晚清官窑瓷器逐渐衰落的背景下,大雅斋瓷器的出现无疑为制瓷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成为了晚清最为著名的御窑瓷器之一。
今天,当我们欣赏大雅斋瓷器时,不仅能看到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能感受到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气息。它不仅是瓷器,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女性,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