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和通欲全资控股锐凌无线,一年多前引入的战投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钛媒体深度

发布时间:2024-09-15

Image

广和通收购锐凌无线的案例,折射出科技行业并购中的复杂性与风险。2020年,广和通出资5000万元设立锐凌无线,旨在收购Sierra Wireless的车载前装业务。随后, 前海红土、深创投和建信华讯等机构以2.39亿元入股锐凌无线,持股51% 。这一交易被视为广和通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一步。

然而,仅仅一年后,广和通就开始筹划回购这些机构手中的股份。2021年7月,广和通发布预案, 拟以2.64亿元收购锐凌无线剩余51%的股权 。这一价格相比机构当初的投资仅增值约2500万元,年化收益率约7.18%,远低于市场预期。

这一系列操作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疑问。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机构可能原本就是为广和通提供融资,或是希望通过上市公司股价上涨获得收益。也有人猜测,机构当初的投资可能来源于借款,在债偿压力下急于回款。但无论动机如何,这一交易无疑为广和通带来了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

收购完成后, 锐凌无线的业绩表现亮眼 。2020年和2021年,其营收维持在40%左右的增幅。2020年,锐凌无线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6899.97万元。然而,这一增长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了质疑。有分析指出,锐凌无线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通的返利政策,这为未来业绩的稳定性埋下了隐患。

然而,就在广和通准备全资控股锐凌无线之际,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2023年8月, 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向FCC发函 ,要求考虑将中国制造的蜂窝模组列入“受管制清单”。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广和通决定出售锐凌无线的境外业务。

2024年7月,广和通宣布以1.5亿美元的价格将锐凌无线的境外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出售给EUROPASOLAR S.àr.l。这一价格相比当初的收购成本有所折损,但考虑到当时的市场环境,这或许已是广和通的最佳选择。

这一案例给科技行业的并购带来了几点启示:首先,海外并购需要充分考虑地缘政治风险。其次,战略投资者的角色和动机需要仔细甄别。再者,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是评估并购价值的关键因素。最后,快速的市场变化可能迫使企业调整战略,需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广和通的这一系列操作,从收购到出售,仅仅过去了四年时间。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了科技行业并购的复杂性,也见证了国际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的深远影响。对于其他科技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