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一块6号蛋糕有多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多家知名蛋糕品牌在线上订购平台的蛋糕尺寸标注“各说各话”,有的用“号”,有的用“寸”,还有的用“英寸”,这种混乱的标识方式让消费者难以准确判断蛋糕的实际大小。
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行业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对蛋糕尺寸标注并没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导致各家企业自行其是。二是消费者认知存在差异。一些消费者习惯用“寸”来衡量蛋糕大小,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熟悉“英寸”或“号”的概念。
这种混乱的尺寸标识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困扰。一位江岸区的翟女士就遭遇了尴尬一幕:她在仟吉蛋糕店订购了一个4号蛋糕,店员说够4个人吃。但当蛋糕送上门后,她发现这个4号蛋糕仅比张开的手掌略大。这种“货不对板”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可能引发消费纠纷。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混乱的尺寸标识还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根据新实施的《非法定计量单位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如果蛋糕店使用“英寸”等非法定计量单位标注蛋糕尺寸,必须同时注明或提供相应量的法定计量单位等效值或换算关系。否则,市场监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或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可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蛋糕尺寸标识的监管,要求企业在标注蛋糕直径长度规格时优先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厘米),如需使用其他非法定计量单位,必须同时注明法定计量单位等效值或换算关系。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整改。据报道,罗莎蛋糕已迅速更新蛋糕尺寸信息,在小程序页面上清晰标注了每款蛋糕的厘米数。仟吉蛋糕也表示将尽快在线上平台完善蛋糕尺寸标注,完成标签标识的统一。
然而,仅仅依靠个别企业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要彻底解决蛋糕尺寸标识混乱的问题,还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各家企业应该主动对标国家标准,规范产品标识;行业协会应该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企业发展提供指引;监管部门则应该加强日常监管,对违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购蛋糕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被模糊的尺寸标识迷惑,要主动询问具体尺寸和重量信息;在收到产品后,要仔细核对是否与宣传一致;如果发现尺寸不符,要及时向商家反映,必要时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
一块小小的蛋糕,折射出的是整个食品行业的标准化问题。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蛋糕时不再困惑,真正享受到“明明白白消费”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