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布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安达实验场遗址保护规划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黑龙江省近日公布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安达实验场遗址保护规划,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这一重要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安达实验场是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的主要场所之一,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七三一部队,全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成立于1936年,名义上从事疾病预防和饮水净化研究,实则秘密进行细菌战和人体实验。该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了总部,并在安达等地设立了野外实验场。其中,安达实验场主要负责测试细菌武器的效能,包括臭名昭著的“石井式”瓷壳炸弹。

在安达实验场,七三一部队进行了大量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据史料记载,1942年6月,该部队在实验场用活人进行鼠疫跳蚤“石井式”瓷壳炸弹效能试验,将15名被试验者绑在铁柱子上,用飞机投放炸弹,观察他们是否染上鼠疫。这种将活人当作实验材料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公法和人道主义原则。

保护安达实验场遗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后人提供了了解这段黑暗历史的实物证据,有助于人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其次,通过科学的保护和展示,可以充分发挥遗址的教育功能,让更多人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警惕历史重演。此外,保护这一遗址也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为了充分发挥安达实验场遗址的教育功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纪念馆或展览中心,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七三一部队的罪行;二是开展学术研究,深入挖掘遗址的历史价值;三是组织参观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二战遗址建立联系,共同举办展览或研讨会。

值得注意的是,保护安达实验场遗址并非简单的文物保护工作,而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教育工程。它不仅关乎对历史的尊重,更关乎对未来的责任。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一遗址,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历史记忆,培养公民的历史责任感,为构建和平发展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公布安达实验场遗址保护规划,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担当。我们期待这一规划能够得到切实执行,让安达实验场遗址成为铭记历史、警示后人的生动教材,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