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出现第二个“长沙”,或成省域副中心,目标7年GDP超万亿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湖南正在全力打造岳阳和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期形成“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一战略举措不仅体现了湖南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更彰显了其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岳阳和衡阳作为湖南经济实力较强的两座城市,2019年GDP分别达到3780.41亿元和3372.68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和第四。然而,它们的发展潜力远不止于此。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25年,岳阳和衡阳要基本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稳居全省前列。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湖南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破解长株潭增长乏力困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长株潭GDP占全省比例连续下跌,从2019年到2022年下降了0.5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岳阳和衡阳的经济集中度略有上升,同期合计占比增加了0.15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反映出湖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岳阳作为湖南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是全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阵地。湖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支持岳阳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具体措施包括推动产业生态化,建设7大千亿产业,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岳阳片区等。这些政策将助力岳阳打造成为通江达海的开放高地和绿色发展的典范。

衡阳则被定位为现代产业强市。湖南省将支持衡阳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转型创新示范区等重大产业平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同时,衡阳还将建设区域开放中心、区域消费中心等“五中心一枢纽一基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力。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对湖南整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能够填补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空白,还能平衡省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更加均衡协调的发展格局。然而,这一战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岳阳和衡阳都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难题,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带动能力不足。同时,两市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短板,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尽管如此,湖南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前景依然广阔。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岳阳和衡阳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不仅将推动湖南区域协调发展,也将为中部崛起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湖南正在描绘一幅全新的区域发展蓝图。岳阳和衡阳这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崛起,将为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它们的发展之路,必将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湖南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