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凯迪拉克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宣传与实际使用存在巨大差距,引发消费者不满。近日,有车主反映刚购买的凯迪拉克新能源车,宣传续航里程为500公里,但实际使用中只能达到3折左右,即150公里左右。这一情况并非个例,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续航里程打折”问题。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中美测试标准的差异。凯迪拉克LYRIQ锐歌在中国宣传的续航里程为480公里,是基于美国EPA标准测试得出。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采用的是NEDC标准,通常比EPA标准更为宽松。因此,同一款车型在不同地区宣传的续航里程存在差异。
其次是理想测试环境与实际使用环境的差异。国内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所标称的最大续航里程,采用的是CLTC标准,其技术参数是在非常理想的特别限定环境下测试获得的。而实际使用中,受驾驶员驾驶习惯、路况、气温等因素影响,续航里程必然会出现打折。
这种“续航里程打折”现象对消费者影响巨大。有消费者反映,购买的比亚迪秦PLUS EV纯电动汽车,宣称续航里程达500公里,实际只能续航400公里,不到一年时间里,续航里程愈发缩水,只能开250公里左右。这不仅影响日常使用,还增加了长途出行的焦虑。
面对这种情况,车企和监管部门都需要采取措施。车企应该在宣传时明确告知消费者,CLTC续航里程与实际使用过程中续航里程的区别,以免消费者发生误解。同时,应该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趋势,灵活调整产品策略,确保提供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
监管部门则应该加大日常监管执法,完善续航里程的测试标准。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张抗抗建议:“制定国家标准的时候是规定了零下七度的低温测试的,希望能够尽快实施。此外也建议增加一个额外的高速工况,因为在卖车的时候,标出的就是CLTC续航,它标的高和低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认知,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从国家标准层面,尽快地推进CLTC标准本身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凯迪拉克近期调整了其电气化战略,决定在2030年后继续提供燃油车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这一决定反映了汽车行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体现了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中,凯迪拉克的这一策略调整,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车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解决。只有构建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