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黄芪等10种中药材煲汤功效和禁忌,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人参、黄芪、当归、枸杞、红枣、党参、白术、茯苓、川芎、熟地黄,这10种中药材常被用于煲汤,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人参可大补元气,黄芪能补气升阳,当归可补血活血,枸杞滋补肝肾,红枣健脾益气,党参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川芎活血行气,熟地黄滋阴补血。这些中药材的组合,可以针对不同体质和健康需求,起到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中药材煲汤的科学原理在于,通过水煎的方法提取药物成分,使之更易于人体吸收。正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载,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的功能主治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心肌缺血等多种作用。这说明,中药材的功效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然而,选择中药材煲汤并非一概而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寒热虚实之分,不同体质的人应选择不同的中药材进行调理。例如,阳虚体质的人可选用温补的中药材,如人参、黄芪;阴虚体质的人则应选择滋阴的中药材,如枸杞、熟地黄。此外,还要考虑季节因素,如夏季宜选用清热解暑的中药材,冬季则可选用温补的中药材。

在煲汤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首先,不宜与茶、咖啡、饮料等一起服用,因为这些饮品类容易降低药效。其次,在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冰品、冷饮、辛辣、炸物、烧烤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导致胃肠道不适。最后,中西药不宜同时服用,建议两者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

总的来说,中药材煲汤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需求进行个性化调配,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剂量控制,效果可能不如西药明确。因此,我们在选择中药材煲汤时,应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

总的来说,中药材煲汤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需求进行个性化调配,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剂量控制,效果可能不如西药明确。因此,我们在选择中药材煲汤时,应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