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还有多少个“马美如”?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2021年9月27日,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上,一位来自陕北靖边的90后女孩马美如,用她那穿透力极强的嗓音,让全国观众记住了陕北说书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马美如的表演不仅震撼了现场观众,更让陕北说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马美如的成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3年出生的她,12岁时因一场意外车祸不得不辍学回家。面对生活的苦难,马美如没有放弃,而是将对命运的抗争化为了对艺术的追求。她痴迷于陕北说书,经常在村里说书艺人的表演中汲取灵感。家人的支持让她有机会跟随亲姑姑、陕北说书艺人张小飞学习,从此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陕北说书是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它起源于穷苦盲人运用陕北民歌小调演唱传说故事,后吸收了眉户、秦腔、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发展成为说唱长篇故事的形式。陕北说书的表演形式多样,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更是陕北文化的生动体现。

马美如的成功,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陕北说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的缩影。她的表演不仅保留了陕北说书的传统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更加贴近当代观众。马美如的走红,让更多人开始关注陕北说书,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马美如的成功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艺术形式?马美如的做法值得借鉴:她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在直播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吸引了近800万粉丝。这种将传统艺术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做法,不仅扩大了陕北说书的影响力,也为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美如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用心传承,传统艺术就能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我们期待,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能涌现出更多像马美如这样的文化传承者,让陕北说书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永不褪色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