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下山时发生三件事,反映彭老总处境艰难

发布时间:2024-09-19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

毛主席在刚到庐山时便发表讲话,指出:“有伟大的成绩,也有不少问题,前途是光明的。”这样为会议奠定了基调。

周总理在会议前期连续三天召开了财政问题座谈会,解决赤字问题。

周总理提出了七条解决措施,然而意外的是彭德怀在中途上了庐山。

7月14日,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信,陈述自1958年以来“大跃进”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不同意见。

彭德怀的初衷是好的。

然而,大会的气氛发生逆转。

接下来的几天里,毛主席很少找人谈话,常常一个人在竹林独自徘徊,有时一个人坐在藤椅上思考问题,整个气氛显得沉闷。

周总理表示,他自三大战役以来才见过毛主席如此。

毛主席将彭德怀的信印发出来让大家讨论,不少人站出来批评彭德怀,导致彭德怀成为众矢之的,并遭到错误指责,甚至被扣上了“帽子”,从此彭德怀“一蹶不振”,他的处境变得非常艰难。

大会结束后,发生了三件事反映了彭德怀的艰难处境。

第一件事是无人愿意与彭德怀同机。

当时九江机场准备了许多专机,每隔15分钟发一次航班。

大多数参会人员都来自北京。

然而轮到彭德怀的专机出发时,飞机上只有浦安修、秘书和几名参谋,还空余许多座位,但没有参会人员愿意与彭德怀同机,宁愿等下一趟飞机,也不愿与彭德怀同飞回北京。

当时仅有开国上将张爱萍主动要求与彭德怀同机回京,稍微安慰了彭德怀。

在飞机飞到微山湖一带时,遇到高空暴风雨,所有飞机都临时降落到济南机场。

所有人在济南的一个宾馆共用午餐。

这次就餐再次让彭德怀陷入尴尬。

整个食堂每桌都坐满了人,唯独彭德怀那桌只有他自己孤零零地吃饭。

彭德怀一个人独自用餐,这是他遭遇的第二件事。

此后,他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后,彭德怀的工作难以开展。

在八届八中全会上,他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这也是第三件事。

彭德怀搬出中南海,搬到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居住,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1962年6月,彭德怀没有写信承认“错误”,而是反驳在庐山上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这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再次受到错误批评和审查,也给他的妻子浦安修带来了巨大压力。

浦安修为了避免受到牵连,通过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转告,提出与彭德怀离婚。

浦安修的决定在精神上对彭德怀造成了极大伤害。

在落难之际不仅未能得到妻子的支持和安慰,反而要与他划清界限。

最终,浦安修和彭德怀在吴家花园见面。

彭德怀亲手切开一个梨子,意为“分离”。

浦安修拿起一半吃了,另一半被彭德怀愤怒地摔在地上,这标志着他们24年的婚姻结束。

1965年9月,彭德怀被派往四川工作,担任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后来,他再次受到冲击,但彭德怀始终坚贞不屈,饱受折磨和摧残。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在北京病逝。

四年后,他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