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得卢俊义招架不住,金庸以他为原型,塑造“魔侠隐浪”四高手

发布时间:2024-09-18

爱看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会发现,金庸的十五部著作虽然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却能与真实的历史相互辉映。
金庸的大多数小说都沿用了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不仅以历史事件引导剧情发展,还在书中穿插了大量历史人物。
好比在《笑傲江湖》里,金庸借着日月神教教众的一番话提及了三国人物。
书中这样写道:古往今来的大英雄、大豪杰、大圣贤中,没一个能及得上圣教主的。
孔夫子的武功哪有圣教主高强?关王爷是匹夫之勇,哪有圣教主的智谋?诸葛亮计策虽高,叫他提一把剑来,跟咱们圣教主比比剑法看?有趣的是,金庸还将《水浒传》里的人物融入到自己的武侠世界中,让无数读者看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一、水浒人物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108好汉如何齐聚梁山,反抗压迫,接受招安,最后走向瓦解的精彩故事。
金庸博古通今,熟知《水浒传》的情节,他借着《水浒传》里的人物创出了许多江湖人物和神功招式。
在《射雕英雄传》里,男主角郭靖是梁山好汉的后人,郭靖的先祖就是108好汉之一的赛仁贵郭盛。
而反派人物梁子翁则练成了燕青的拳法。
书中写道:“梁子翁把一路巧打连绵的‘燕青拳’使了出来,脚下纵跳如飞,每一步都落在竖直的筷子之上。
只见他‘让步跨虎’、‘退步收势’,把一路‘燕青拳’打完,二十只筷子仍是整整齐齐的竖在雪地,没一只倾斜弯倒。” 丐帮的长老则使出了鲁智深留下的“疯魔杖法”。
此外,金庸还巧妙地借助了“方腊”这个人物,并将他定义为明教的教主。
书中写道:“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如此。
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显而易见,《水浒传》里的人物客观存在于金庸架构的江湖世界中。
金庸也以《水浒传》里的一位用剑高手为原型,塑造了四位顶尖高手。
二、一位用剑高手

这位高手就是李助。
李助是王庆的麾下猛将,人称金剑先生,精通剑术,达到了所向披靡的至高境界。
李助的剑法精妙绝伦、天下无双,他的剑术快如闪电、疾如风,就连与史文恭、杜壆齐名的武艺天下三杰之一的卢俊义也难以抵挡。
原文写道:“卢俊义一枪杀散中军羽翼军兵,径来捉王庆,却遇了金剑先生李助。
那李助有剑术,一把剑如掣电般舞将来。
卢俊义正在抵挡不住。”后来,卢俊义和公孙胜合力,李助才败下阵来。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已经猜到了李助在金庸笔下会如何?没错,金庸以李助为原型,塑造了一位用剑高手,他就是独孤求败。
首先,杨过通过雕兄的年龄推断,独孤求败是生活在七、八十年前的人物,这与李助生活在北宋末年的时间相符。
其次,独孤求败自创的独孤九剑以“快”著称,正如风清扬所说:“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敌人手还没提起,你长剑已指向他的要害,他再快也没你快。”独孤九剑如何做到招招都是进攻?无非是预先判断对手的招式,抢在对手出招时攻向对方的各处要害。
而李助的剑法也是“如掣电一般”,显然也是迅捷无比。
喜欢读书的金庸自然注意到了“李助”这一人物角色,他发挥奇思妙想,将李助作为原型,塑造出“魔侠隐浪”四位高手。 三、塑造四位高手

第一位高手:剑魔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有一个外号叫做剑魔,他纵横江湖三十余年未尝一败,还有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的惊人壮举,最后以雕为友、归隐山林。
独孤求败是典型的“人狠话不多”,虽然不是反派,但他睥睨天下的气势让他有了一个剑魔的可怕称号。
第二位高手:神雕大侠杨过 杨过断臂后偶遇了雕兄,在雕兄的带领下前往独孤求败的剑冢。
在这里,杨过得到了独孤求败留下的玄铁重剑,并在山洪中悟出了大巧不工的玄铁剑法。
此后,杨过化身为神雕大侠,在江湖中扬善除恶、劫富济贫,最后协助郭靖镇守襄阳城,先击败了金轮法王,后又击毙了大汗蒙哥。
第三位高手:隐者风清扬 风清扬练成了独孤九剑,并悟出了料敌机先、无招胜有招的精髓奥义。
不过,风清扬早年被一青楼女子骗到了千里之外,害得华山派剑宗被气宗击败,风清扬从此万念俱灰,不再卷入江湖纷争,从此归隐思过崖。 第四位高手:浪子令狐冲

令狐冲悟性极高、记忆力惊人,他仅仅花了一个晚上就从风清扬那学会了独孤九剑。
后来,令狐冲又练成了吸星大法和易筋经,这几门神功融合在一起让令狐冲脱胎换骨。
不过,令狐冲无心江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浪子,最后他带着任盈盈退出日月神教,和红颜知己每日琴箫合奏,潇洒快活地在梅庄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