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被称为"不可治愈"肿瘤 我国每年有45000多例患者确诊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4.03/10万人,占全部原发恶性中枢系统肿瘤的50.1%。这种肿瘤因其高度侵袭性和几乎100%的复发率,长期以来被视为“不可治愈”的癌症。然而,近年来在GBM治疗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正在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GBM之所以被称为“不可治愈”的肿瘤,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这种肿瘤具有极强的侵袭性,能够渗透到周围正常的脑组织中,导致即使经过手术切除,也难以完全清除。同时,GBM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能够快速适应并抵抗各种治疗手段,这也是其高复发率的主要原因。

目前,GBM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然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即使采用标准的Stupp方案(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6个月左右。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且复发后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

面对这一困境,近年来医学界在GBM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首先是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2016年,美国FDA批准了肿瘤电场治疗(TTF)用于新诊断GBM患者的治疗。这种中频低强度交变电场能够有效阻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联合TMZ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在靶向治疗领域,研究人员正在探索针对GBM特异性基因突变的新型药物。例如,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维罗非尼、针对ALK基因融合的艾乐替尼等药物,已经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精准治疗策略为GBM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免疫治疗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尽管GBM被认为是一种“冷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响应较差,但近期的研究表明,通过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增强局部和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显示,PD-1抑制剂新辅助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复发GBM患者的预后,这一发现重新点燃了GBM免疫治疗的希望。

此外,纳米技术在GBM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精准靶向肿瘤细胞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这些新型递送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

尽管如此,GBM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肿瘤的异质性、耐药机制的复杂性,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假性进展和假性有效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未来,GBM的治疗可能需要采用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结合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GBM仍然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肿瘤,但近年来在治疗方面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精准医疗、免疫治疗和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攻克GBM这一“不可治愈”的癌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