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中风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每年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死亡或致残。在中国,中风已成为居民第二位死亡原因。然而,如果能及早识别中风的早期征兆并采取行动,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苏慧指出,中风发作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下6个:
首先是哈欠不断。临床报告显示,8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频繁打哈欠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脑部缺氧导致的。即使睡眠充足,如果仍然哈欠连天,就应该警惕可能是脑缺血的信号。
其次是肢体麻木。中风前,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指、手臂、腿部或面部麻木,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更为常见。有些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行动迟缓,如吃饭时手臂抬不高,或走路时不明原因地摔倒。这些变化都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
第三是眼前突然发黑。患者可能会突然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多是由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一大信号。
第四是舌头僵硬。有些患者在中风前会出现舌头僵硬,导致吞咽困难、易流口水、说话不清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在喝水或进食时会出现呛咳。这些症状不仅预示着中风风险,还可能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第五是说话不清。这与舌头僵硬导致的说话不清不同,患者可能能够正常交流,但“一直在说,一直说不到正题”,即对话语的理解会出现偏差。这种症状需要引起家属的高度重视。
最后是情志改变。有些患者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这些表现都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的先兆。
一旦发现这些征兆,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黄燕教授强调,中风发病4.5小时之内是治疗的最佳时间。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中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记住发病时间。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应保持冷静,让患者就地平卧,解开衣领,取下假牙(如有),并将头侧向一边,以防止窒息。同时,不要急于给患者用药,因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用药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及时识别和应对中风征兆,预防也至关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建议,平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如五指扣头、五指梳头和搓耳朵。此外,秋冬季节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润燥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麦冬、枸杞等,以调理身体,预防中风。
总之,了解并警惕中风的早期征兆,及时采取行动,对于预防中风及其严重后果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