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将至,温州桥墩月饼,是温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在浙江温州,有一种月饼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就是桥墩月饼。这种被誉为“饼大如盘”的传统美食,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桥墩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民国初期。当时,一批从福建学艺归来的糕点师傅在桥墩镇开设了糕点店,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桥墩月饼制作技艺。这种月饼之所以与众不同,首先在于它的个头。大多数桥墩月饼的重量在500克到900克之间,远远超过普通月饼的大小。其次,它的制作工艺也颇为讲究。与大多数月饼不同,桥墩月饼的馅料是生的,包括猪肉在内的所有原料都需要经过精心的烘烤才能呈现出最佳口感。

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桥墩月饼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风味。刚出炉的桥墩月饼,形似一轮满月,色泽金黄的饼面上均匀覆有芝麻。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馅顺滑,肥而不腻,芝香扑鼻。正如一位当地人所说:“桥墩月饼的美味,七成在于制饼技艺,三成在于配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月饼也曾面临困境。在物资充裕的现代社会,个头大、肥肉多的桥墩月饼一度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面对这一挑战,桥墩月饼的制作者们开始了创新之路。他们不仅改良了口味,推出了低油低糖的版本,还开发了100克重的小型月饼,以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尝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采用电烤箱和隧道烘烤炉,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创新不仅让桥墩月饼重新焕发生机,还让它成为了“网红”产品。在社交媒体上,桥墩月饼频频刷屏,供不应求。据统计,桥墩镇目前已有123家月饼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年产值超过2亿元。这种传统美食的成功转型,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到这份独特的美味。

桥墩月饼的成功,源于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永葆活力,就必须与时俱进,既要保留精髓,又要适应时代需求。正如一位月饼制作人所说:“无论怎么变,传统工艺的精髓不能变。”正是这种坚持与创新的平衡,让桥墩月饼在历经百年风雨后,依然深得人心。

在这个中秋佳节,不妨尝试一块桥墩月饼,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