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攀升,全球经济正面临新一轮的衰退风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经济下行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荷包,更对心理健康造成了深远影响。根据《经济学》季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国GDP增长率每下降1%,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恶化约4.69%。从2010年到2018年,中国GDP增长率下降了3.9%,导致国民心理健康水平恶化了18.29%个标准差。
面对经济压力,人们普遍感到焦虑和不确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郭会伦指出:“经济下行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群体,但是不同的群体受到的心理影响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考虑群体的区别,单说这个现象对心理的影响,首先影响的应该是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会给人带来焦虑,这种焦虑是弥漫性的,可能会影响到他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以及对许多事情执行的意志力,当然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主观体验。”
在经济压力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根据喜临门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2022年国人入睡时间集中在每晚23点至1点,比2021年推迟了1小时,超3亿中国人存在严重睡眠障碍。这反映出人们在经济压力下,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来工作或学习。
另一方面,人们也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言:“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增强信心。”
有趣的是,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往往能够逆势发展。以美国为例,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百老汇和好莱坞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巨大繁荣。正如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只要我们有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会没事。”
日本和韩国的经验也印证了这一点。日本在1995年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大力发展动漫和游戏产业。韩国则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成功打造了“韩流”文化品牌。
经济衰退对健康的影响并非单一。一方面,失业和收入减少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另一方面,经济衰退也可能带来一些积极变化。例如,人们可能会减少吸烟、饮酒等不健康行为,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姆的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间,美国的死亡率实际上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减少了工作时间,有更多时间关注健康,或者是因为经济困难迫使人们改变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经济衰退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既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我们需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我们对生的恐惧比对死亡的恐惧要大得多。事实上,人就是在经历不同的体验时才能遇见自己,如果只是平顺和快乐,我们能看到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