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北京市公安局等五部门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三轮摩托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的通告》规定, 只有列入《准予核发牌证的环保型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目录》的车辆才能在北京上牌上路。 这一政策旨在规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政策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目前, 符合上牌条件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型号有限 ,主要集中在白洋淀、嘉陵等品牌。这些车型多为三轮燃油车,空间狭小,缺乏遮蔽,难以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例如, 卢女士的旧车已经使用了十多年,现在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 她表示:“以前那个白洋淀牌的车,座位有点高,不好上车。我这肌无力,看着正常,但就是无力,上车需要用手帮着把腿抬上去。”
残疾人张先生也反映:“白洋淀现在有几款有车棚的车型,但它们没有被目录审批认可。我们有些残疾人朋友因为有实际需求,选择了这样的车,就把原来车牌延续到新车上使用。因为现在年龄大了,经不起风雨,这种做法可能是有悖于法规的,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教授指出:“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等级都比较多样,比较复杂,出行也具有个性化,电动轮椅车只限定两种类型范围太窄。一个问题可能是没有及时更新目录,残疾人出行的工具日新月异,有些品类必须加进来,这就需要一个整合机制,规定什么条件的车符合要求,目录多久更新一次。”
北京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正在推进目录增加新车型的工作,预计年底会有新车型推出。这一举措无疑将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平衡规范管理和满足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 正如卢女士所说:“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去一趟公园,可以跑着去、走着去、遛弯儿去、拄着拐去就行。我们怎么去?我们走不过去,想去就只能把车开到公园。”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既要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也要为残疾人创造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环境。
未来,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更加灵活的审批机制,定期更新目录,引入更多符合环保标准、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的车型。同时,也可以探索建立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租赁或共享机制,为经济条件有限的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出行”,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平等、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